正方路孤兒院。
從這份信息上來看,魏小寧從小是一名孤兒,在正方路孤兒院長大,平時沒有固定的住所,雖然成年後就從孤兒院出來了,但是卻經常回到孤兒院去,已經把孤兒院當作了自己的家。
信息上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
按照上麵的地址,徐川找到了正方路孤兒院。
這間孤兒院的名字也是奇怪,直到找到那裏,徐川才明白過來,原本是這間孤兒院座落在正方路,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倒還真是省事。
徐川讓兩名保鏢等在外麵,他親自進去。
看到有外人來了,孤兒院的院長馬上就過來了,一般外人到來,都是他親自出來接見。
好歹是一個院的院長,聽起來地位應該很高才對,但其實孤兒院隻有他一個人,平時又當爹又當媽,如果遇到煩忙的時候,也會請一些臨時工來幫忙,再加上平時一些來做義工的人,所以還算忙得過來。
整個孤兒院隻有九個孩子,本來是十個的,隻是那一個孩子前幾天剛滿十八歲,已經離開了。
“貴客來臨,歡迎歡迎,不知道您有什麼事嗎?”院長說道。
徐川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眼前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大媽,樣子看起來普普通通,就像華夏千千萬萬的大媽一樣。
在徐川打著她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著徐川,孤兒院一直經營著,但是卻隻是一項公益事業,並沒有收入來源,唯一的收入來源,就隻有各方人士的捐款,有時候接收到大筆的捐款,這樣當然就輕鬆一點,但是這種捐款並不是固定的,有時候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收不到捐款。
當然,從這裏走出去的孩子,也會有一些回來幫一下忙,但都是一些苦孩子,自己都不容易顧得過來,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看到徐川一副有錢人的打扮,再加上他有是一副陌生麵孔。一般這樣的人,不是過來領養孩子的,就是過來捐款的。
有孩子能夠被領養走,當然是一件好事,以後這孩子的出路也會廣得多,但是這樣的事情畢竟太難遇到,他開了幾十年的孤兒院,也隻有三個人過來領過孩子。
除了這個之外,就隻剩下捐款了。
看以她在看向徐川的時候,目光都是亮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麼大一間孤兒院,都靠她一個人撐著,有時候青黃不接的時候,她隻能出去打一下工度過困難時刻,好在孩子們都在懂事,倒不用她操太多的心。
徐川笑了一下,溫和道:“家父一直以來都在行一些善事,早些年賺了一些錢,總想著華夏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孩子,每次念及都很傷心。家父也隻能盡量幫助一些人。但人力難免有盡時,近幾年家父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但是這項事業卻不能斷,所以我現在就接替了家父的責任,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一些人。”
他這話自然是找的一個借口,老爺子並沒有讓他來接替什麼責任,不過老爺子也是出了名的慈善家,所以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院長大媽沒有聽懂徐川那文縐縐的話,但是有一點她卻聽懂了,徐川是過來捐款的。
“那真是太好了……不是,我是說那真的……我替孩子們高興,”大媽說起話來都有些混亂了,“快進來坐吧,我去給你泡杯茶。”
徐川打量著這間孤兒院,孤兒院並不大,但是很幹淨,可以看出有認真打掃過,裏麵的一些桌椅都很舊了,但都還是完好的。
院長大媽泡了一杯茶過來,開心著招呼著徐川:“喝茶喝茶,孩子們都去上學了,還有的幾個正在裏麵午休。”
徐川點了點頭,捐款隻是他臨時起意,但是他卻沒有忘記自己這件過來的任務:“其實我這次過來,主要是因為一個朋友,我也是聽到他說的,才知道這裏有一間孤兒院,今天特地過來看看。我那位朋友剛好認識這裏一個人。”
院長大媽好奇地問道:“誰啊?說不定我認識。”
“魏小寧。我那朋友剛好跟她認識,有一次聽她提起這裏,他又順便跟我提了一句。”
“小寧啊……”院長大媽神色有些複雜,但是很快又露出欣慰的神色,“小寧這孩子挺好的,一直以來也不怎麼讓人操心。”
“哦,她現在不在這裏嗎?”徐川故意不知的問道,其實他也並沒有打算真的見到魏小寧,隻不過他得先過來看看,打聽一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