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父子。
從建安十六年平定益州,到建安二十年,關家父子的實力基本上是與日俱增休養生息。不管是諸葛亮,馬良,蔣琬,黃權,李恢都是種田高手。
恢複生產,恢複秩序,嚴行法度,使得糧倉豐盈。武器,鐵甲,皮甲,各種軍用輜重堆積如山。
將軍又都十分精幹,訓練士卒不停。
趙雲騎兵在漢中,已經增至五千餘人。
關羽這老爸,乃是安奈不住的人。屢次是蠢蠢欲動打算揍人,不過他學乖了,萬事需得與兒子商量。
於是關平寫信給老爸,請您安居樂業。
所以關家這幾年都是在休養生息之中。孫權也在休養生息,外守備長江,內討平山越,做了縮頭烏龜,乖巧的很。
也是專心種田。
曹操倒是心急,他討伐孫權沒有成功,便又回去北方休養生息。希望尋找突破口,與關家,與孫權大戰,統一天下。
曹操感覺到了急迫,因為曹操已經老了。而關平,孫權都是十分年輕。
若此刻不趁曹氏強大而誅滅關家,孫權,恐怕後來就難辦了。
但關家,孫權又都很難打。孫權守備長江,攻不下來。關羽守備襄樊,新野,物資充足,有漢水為屏障。
關平守備秦川,都是易守難攻。
曹操屢次派兵試探,都是铩羽而歸。終於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沒有忍住,集合中原,涼州兵馬三十萬南下秦川,一路命曹真為大將,從褒斜道進兵,一路命張郃為大將從陳倉道進兵。
自己率領步騎十五萬攻打武都,陰平。此時徐庶麾下人馬足有六萬,他命士卒各守險要,拒不出戰。
關平在巴蜀聞得消息,命張飛率兵北上支援漢中。而命吳懿,吳班,張苞,糜威等將,率領三四萬人,去援救徐庶。
一場僵持,大戰從建安二十年四月開始,一直打到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後勤跟不上,便退兵離去了。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戰爭僵持,曹操為了激關平決戰,於是寫了一封信給關平。
言辭比較激烈。關平回了一封信,隻有一句話。“曹公不死,我不出秦川。”
便是字麵意思,曹操不死,我一直是縮頭烏龜。
曹操得了關平的回信之後,這才無奈率兵返回。然後以曹真為關中都督,統帥三輔,留屯兵馬二十萬,進行屯田,守備關平。
又命雍州刺史郭淮,聚斂漢人羌胡十萬兵馬,鎮守涼州。
當真是防備關平,如同防賊。此賊,當真是我曹氏之大患也。
關平也不理會,隻是讓人在荊州,益州繼續暴兵。但是暴得的兵馬,卻源源不斷的往漢中,益州而去。
徐庶,馬謖等大將,兵力都一直有所增加。不過關家的領兵大將,兵力上限是二十個軍候,二萬餘人。
也就是張飛所部的兵馬,已經是極限,其餘都是都在往上堆積人馬。
在這其中關平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出龐統為荊州刺史。這樣一來,關羽就不再是荊州牧了。
而將諸葛亮調入幕府,成為驃騎將軍長史,統領涼州(武都),益州,南州的政事。
頓時內政+一百。
整個關氏的勢力,正在急速發展。
時間至建安二十五年。
這一年,曹操這位絕世梟雄終於走向了死亡。
鄴城。
此刻曹操已經受封為魏王,以冀州為魏國。鄴城實際上是魏國的都城,曹操這位魏王在人生最後幾年之中,便是在鄴城渡過的。
魏王王宮內,病榻之上。曹操已經病入膏肓,不由召見麾下文武,以及王太子曹丕,交代後事。
交代了一番之後,曹操留下了曹丕。他看了看自家長子,隻見長子露出悲傷之色。
曹操歎了一口氣,自家這兒子確實也是出色的,但是比之南方關平,卻是差了許多的樣子。
而且關平年歲比曹丕又小了許多。
“江東土地貧瘠,有山越作亂。孫權不足慮。唯有關平,乃是心腹之患。孤王死後,太子謹慎之。”曹操對著曹丕說道。
“父王。”曹丕跪在床前,握著曹操的手痛哭。不久後,曹操撒手人寰。而曹丕卻是露出喜色,強自鎮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