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終成帝國(2 / 2)

王朝北疆各州,亦盡起大軍,為帝國,北拓數十萬裏之地,誅無數魔族。

大戰過後,淩飛受封大夏王朝平魔大將軍,總督大夏王朝北疆,以諸學殿蘊靈基,構靈網,以鎮星樓,元磁炮為尖刀,鎮壓無盡魔域及新拓領地。

冬至。

大夏王朝北疆安定,淩飛與此次平魔之戰各軍大將軍,齊至王都。

淩飛,受封武安王之位,封地數萬裏。

當年淩飛發跡之地,秦陽郡以北,皆入淩飛封地。

有大夏國師柳雄豪推舉,王朝上下一致認可,經大夏王命,淩飛,成為新任大夏武院總院長。

淩飛在成為大夏武院總院長後,當即大刀闊斧,令整個大夏的所有武院,所有宗派,開始了開革。

大夏王朝的武道修行,陣法之道,科技之道,開始了新一輪的爆發式成長。

次年,大夏三王子李恪,受封王太子,入大夏武院總院求學,拜淩飛為師。

淩飛,兼任太子太師。

同年,大夏王朝更多武王,突破為武帝。

大夏王朝武帝,已有數千。

其中李書文,更是成長為武帝中的強者。

同年秋,大夏王朝,拒絕向西方天羽帝國,東方海龍帝國上貢。

一月之後,金秋七月,李書文突破至九品武帝巔峰,受封征西大將軍,開征西域諸國。

與此同時,靈網已遍布整個大夏王朝。

鎮星樓變的更加強大,數量更多,形成了更加強大的軍陣,遮天蔽日,守護著大夏王朝的領土,並在西征西域諸國後,與天羽帝國在天穹上,展開了激戰。

第二年春,李書文破天羽帝國三千萬天禽飛羽大軍,威震西域。

天羽帝國罷戰,收縮戰線。

李書文得王令,率西征眾將士,班師回朝。

大夏王朝,此役,再次西拓地十數萬裏。

帝國之勢,初成。

第二年春末,南方天擎帝國魔亂稍息。

魔蟲之災漸被扼製。

太子太師,大夏武院總院長淩飛,入朝請命,得授征南大將軍印,率征南大軍,征伐入天擎帝國。

第二年夏至。

僅用月餘,天擎帝國潰滅,殘部潰入蠻荒之地。

魔蟲之王現身,得淩飛之命,自成一國,永鎮南蠻。

大夏王朝,向南,再次拓地十數萬裏。

東方,海龍帝國,見大夏王朝勢大,威勢漸隆,不敢為敵,收縮蹤跡,潛入遠洋之中。

第二年中秋,大夏王朝東境,十萬裏海域內,再無海龍帝國蹤跡。

至此,大夏王朝,邊疆皆定,四海升平。

大夏王朝新曆,8888年,武帝破萬,李恪登基,改元建製,始稱大夏帝國。

帝國新立,萬帝得封,以武安大帝淩飛,殊榮最盛。

帝國大典結束後三月,武安大帝淩飛攜伏波大帝馬援,玉樹寶帝寶兒,新無上帝器千機棒,留信一封,言大夏安定,已處理好諸事,乘劍羽鶴帝一條,前往外域,探尋奧秘。

事後,大夏帝國,諸多武帝,聞信心向往之。

猶以秦陽女帝王雪為首,數百武帝,湧起了探索外域的念頭。

大夏王朝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從帝國內,從這方世界,投向了世界之外更廣闊的天地。

(終)

PS:按這本書的大綱,其實還有很多後續的故事,但這本書沒寫好,一別經年,再來起點,寫起來終究沒找對感覺,而且耽誤了太久,幾次拾起,直到這次再拾起,很多設定和人物的安排,都已記不清,隻能遺憾的告一段落。感謝支持本書的朋友。之後的故事裏再見。接下來的這個故事,由於生活已不用再那麼緊迫,有了新的規劃,我會將自己的精力,分配很大一部分在上麵,希望能寫好,穩定的寫下去,講好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