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賞玉軒(2 / 2)

城隍廟是海州一個著名的景點,這裏有建於明代的三宮一觀,是海州地區道教活動中心。在城隍廟周圍都是從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商業街區。

北市老街又叫“古玩一條街”,集合了大大小小有字號的古玩店將近三百多家。至於那些擺地攤的“包袱鋪”,更是數不勝數。

走在窄窄的街上,道路兩旁都是店鋪,街道中間還有一溜的地毯。走路的人還真是得小心一點,說不定一個不當心就踩爛了人家“價值連城的古董”。

盛浩在一家名為“賞玉軒”的店鋪門口看了一會兒。這家店鋪規模還是挺大的,占了一排五開間,三層樓。店鋪的門臉極為氣派,店招的三個大字還是著名書法家金玉溥的手筆。

就這家吧!規模大一點的店鋪,收購價應該也高一點。

對古玩這行完全不懂的盛浩憑著規模選定了要出手玉牌的店鋪。

“小兄弟,要買點什麼?我們這裏有剛到的翡翠首飾,還有和闐玉的。送給女朋友的生日禮物這種小巧的配飾最好了……”迎麵過來的夥計倒是會察言觀色,一看盛浩就是個學生。如今學生早戀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他這麼說也算是一種試探。

“我有一塊玉,想找個師傅給看看……”盛浩並沒有去看那些介紹給他的首飾,他是來賣東西的,天色也不早了沒時間耽誤工夫。

夥計看了他手中的玉牌,剛剛的熱情稍微淡了些,平靜地說道:“跟我來吧!”

“齊師傅,有人來賣玉!”夥計領著盛浩到了屋角的櫃台前。

這位齊師傅,四十多歲的樣子,鬢角略微有些花白,看樣子倒是挺有經驗的。

“哦,什麼玉……明清牌啊!”齊昭抬頭一看就道出了這玉牌的來曆。

自古以來玉佩種類很多,最具代表性就是牌形玉佩。行內人稱“別子”是明清兩代比較流行的一種佩飾,形狀以長方形為主,也有圓形、橢圓形等。所以這類玉牌也就有了明清牌的稱謂。

據傳,玉牌子始於明代,就是為明代玉雕大師陸子岡所創。

盛浩聽他這麼說顯然是個懂行的,隨即說道:“這牌子是陸子岡製作的,能值多少錢?”

“子岡牌?”齊昭連手都沒碰這塊玉牌,就哈哈大笑起來,“小夥子!你當子岡牌是大白菜呐?我幹這行二十多年了,就見過一次真正的子岡牌!別扯了……”

盛浩也不知道陸子岡是誰,係統是這麼說的,那就肯定是。

他誠懇地說道:“這的確是陸子岡作的,您給好好看看!”

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齊昭不耐煩地接過玉牌,翻來覆去看了大概五分鍾,搖了搖頭說道:“倒是明代的做工,保養的很差,各種汙漬把玉都浸蝕了……”

如果是真的子岡牌,這主人還能如此糟蹋寶貝?

齊昭也沒多想,徑直開了個價:“五千塊錢吧,已經到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