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兩場比賽(1 / 2)

方元宏醒悟過來,雙手一撐從矢部雄太身上彈起,一招“步步生蓮”似踏實踢,迎向矢部雄太麵門。

矢部雄太就地一滾,方元宏一腳踢空,重重跺在地上。

蔣元昌急得跳腳,喊道:“元宏!不要等招式用老!快速變招!”

他這麼說是有講究的,矢部雄太就地打滾時方元宏的腳還未完全落地,如果見機得快,自然應當身子橫掠,將步步生蓮變招為“咫尺天涯”,繼續對尚未來得及起身的矢部雄太形成追擊。

而方元宏偏偏要把“步步生蓮”用盡,一腳跺在地上,緩了那麼零點幾秒時間,自然錯失良機。

矢部雄太比想象中的要老到得多,右足偏擺,勾住方元宏的腳踝往後收,將方元宏絆倒在地。

兩人在地上抱住頭臉互毆,方元宏被打出真火,不要命的向對方飽以老拳。

蔣元昌怒罵道:“傻子!不要和他糾纏!快起來!多用用腦子!”

場上觀眾哪知其中厲害?隻是隨著主持人的說辭賣力呼喊。

老蔣說的沒錯,嵩山龍爪手和柔道貼身糾纏在一起,就是完完全全的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了。

柔道最厲害的方麵是什麼?以摔法和地麵技為主的格鬥術。均是貼身糾纏為主,控製關節、壓迫窒息,隻要一被對方沾上,就能把你摔得七葷八素,沒有還能站起的機會。

而嵩山龍爪手縱橫交錯,講究空間和距離的運用,身法、步法、指法的互相配合,力量與敏捷的融會貫通,才能把龍爪手的威力發揮出來。

你方元宏腦子有問題不成,偏偏和敵人摟頭摟頸的互毆,這不是找死嗎。

好在蔣元昌提醒及時,方元宏馬上調整策略,使出一招龍取水,脫開對方的糾纏,重新使出嵩山龍爪手。

一旦拉開距離,龍爪手的精妙之處就得到充分發揮,抓、勾、插、點等等技法漫天飛舞。

對麵的水仙道場人員也在用日語向矢部雄太大聲吆喝,似乎讓他留意什麼。

沒過多久,方元宏又被矢部雄太抓住一個空子,兩人再次抱在一塊。

矢部雄太瞬間展開“送足掃”,蓄滿力道的一腳狠狠踹向方元宏的腳踝。

然而這次方元宏終於學會了用腦,手指死死扣住矢部雄太腰間的一塊軟肉向內收緊,指頭插入肉中。

在被矢部雄太踢倒的同時,他由於巨大的慣性作用,手裏直接將對方的一塊肉撕了下來,足有雞蛋大小,鮮血隨之噴濺而出。

水仙道場叫了暫停,但沒多久,他們的主教練便出來認輸,原因是矢部雄太已經不能繼續戰鬥下去。

就這樣,方元宏奪得了一場珍貴的勝利,但還是被蔣元昌罵了個狗血淋頭。比賽中的錯漏差池太多,如果不是矢部雄太自身也有很多不足,方元宏絕對贏不了。

賽後方元宏得到了兩家媒體的采訪,得益於蔣元昌的日常教誨,方元宏將此次勝利歸功於館主的英明領導和師兄弟之間的互相幫助。

下午五點是當天的最後一場比賽,開賽前半小時門票基本售罄,各路媒體悉數到場。

大家對這場比賽抱有很高的期待,一個是雲霸武館成名已久的武林高手,威名赫赫的次階武術大師,“鐵翼血鴉”徐家維;一個是朱雀武館館主、本屆貝殼杯的黑馬之一廖學兵。

而且器械組比賽往往比常規賽更激烈得多,俗話說刀劍不長眼睛,比賽中稍有一個不對付,便是皮開肉綻之厄。都市中的觀眾們生活平淡麻木,當然更喜歡看這些刺激的玩意。

作為中海絕代雙驕之一的大師兄,徐家維獲得了現場百分之八十的媒體關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擠不上位置才會勉強去找廖學兵。

廖學兵原以為能在現場看到傳說中青年一代最強者雲朗的身影,不過根據各方反應,那小子應該沒有出現。

雲霸武館的少館主,放在武俠小說裏就是少林武當那種超級門派的少掌門,沒必要不會貿然出現在媒體之前。

秉承了名門正派弟子一貫的風格,徐家維接受采訪時展現的更多是基本的風度和應有的高傲。

這是中海時報記者提的問題:“徐師父,您認為這場比賽的結果是什麼?”

徐家維答道:“目前隻是六十四強淘汰賽,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爭取每一場比賽。當然,我的最終目標是貝殼杯的前三名。”其中意思不言而喻:這場比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另一方麵,《武林時事》網站記者向廖學兵提的問題則沒那麼友好。

“廖先生,第一場比賽就遇到徐家維這麼強大的對手你有什麼感想?你打算第幾個回合認輸?如果在比賽中受傷,你會不會起訴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