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爆發後,美洲地區各省以及其他大部分地區的媒體廣泛報道,要求嚴懲指揮陸軍武裝鎮壓的相關指將領,陸軍自然是不搭理他們的。
帝國實行軍政分離,陸軍/海軍自成體係,和地方沒啥關係,所以軍方基本上除了皇帝誰的話也不聽!
但是事情並沒有平息,反而是越來越嚴重,武裝衝突頻繁發生,眾多美洲地區,以本地人為主的守備部隊以及民兵部隊紛紛倒戈,並且開始大範圍提出了‘獨立’的呼聲。
而且獨立的說法是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雖然這個時候,帝國陸軍海軍依舊牢牢了交通樞紐以及各大城市,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帝國金陵方麵,已經失去了對北美洲地區的控製!
承平二十五年,隨著衝突的進一步加劇,當地武裝部隊和帝國陸軍的交戰也是越來越頻繁,雖然都是看似小打小鬧的戰鬥,甚至都沒有出現任何的數百人規模以上的戰鬥,但是這種小規模的襲擊戰卻是讓帝國陸軍非常的難受。
鐵路三天兩頭被炸毀,公路的橋梁也是被炸毀,巡邏部隊頻繁遭到冷槍襲擊!
北美洲動亂後僅僅一年時間,帝國陸軍在美洲地區清剿各非法武裝叛亂分子的行動中,已經陣亡超過兩千人,受傷七八千人,總傷亡人數超過萬人。
人員損失還不算什麼,真正讓帝國高層感到頭痛的是龐大無比的軍費支出!
帝國為了平息北美洲動亂,已經累計花費了超過十億唐元,而且龐大的軍費開支看不到盡頭。
因為這僅僅是一年時間而已,並且是在當地叛軍並沒有形成大規模有組織抵抗,隻是頻繁打冷槍襲擊的情況下就耗費如此龐大的軍費以及人員損失。
這後續繼續彈壓下去,怕是幾十個億甚至上百億都打不住,人員死傷恐怕也會非常多。
畢竟現在美洲那邊的抵抗雖然是零星的,無組織的,但是誰都知道他們沒閑著,很多地方都是在秘密的招募人員,建立工廠生產武器呢。
這不得不讓帝國高層審視,花費如此高昂的代價繼續維持在美洲的直接統治是否值得?
難道我們就不能換個方式,比如說他們不是要獨立嘛,讓他們獨立去,然後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對他們進行全麵的技術封鎖,被封鎖了技術之後,還想發展工業,做夢去吧。
實在不行,還可以采取軍事打擊嘛。
當他們獨立了也就徹底撕破了臉皮,那個時候帝國龐大的軍事力量就不用綁著手腳去平叛了,看他不爽直接炮轟他們的城市,把他們的工廠直接炸毀就完事了,這樣的純軍事作戰比治安戰省錢多了。
這種情況下海外各領地要是還能把工業發展起來,帝國高層得給他們寫上一個大大的服字。
當工業發展不起來,他們還是得繼續乖乖當帝國本土的農畜產品供應地以及民用工業傾銷地。
同時帝國本土不但能夠扔下龐大的彈壓軍費大包袱,還能進一步為帝國帶來更多的經濟好處。
不得不說,這種想法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美洲那邊的動亂實在太嚴重,想要強行鎮壓下來花銷大不說,最關鍵的是這種民間自發的零星抵抗,根本沒辦法徹底鎮壓,你總不能把人都殺完啊……
畢竟那些雖然是海外領地,但那裏的人也是大唐人啊。
大家都是大唐人,為啥非要打的你死我活,就不能過點平靜日子?
這也是很多大唐本土地區民眾的甚至是主流階層的看法,他們對戰爭什麼的沒興趣。
甚至很多人其實對美洲是否獨立也不怎麼關注,甚至不少人覺得反正他們天天鬧獨立,幹脆讓他們獨立算了,然後把他們全麵封鎖,讓他們一夜回到上古時代,至於他們以後死活,關我們屁事……
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年輕人叫嚷著,把美洲叛徒從帝國開除出去,讓他們吃屎去吧!
當這種想法的人多了,再加上壓力一大,帝國本土方麵也就逐漸開始動搖了堅定維持全球帝國的政策了。
承平二十八年,北美洲持續動亂四年多後,南美洲以及歐洲地區也是出現了動亂,罷工以及衝突頻繁發生。
帝國陸軍不得不再一次擴軍,增加在當地的駐軍,以維持局勢。
然而這個時候,帝國內部對持續擴軍維持全球局勢,已經是相當不滿了,哪怕是軍方內部對現在這種局麵非常的不滿。
畢竟鬧事的也是大唐人,而且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叛軍,很多都是當地人,他們日常正常工作,有活動了就聯係一二,拿著落後的步槍去偷襲,打幾個冷槍,打完把槍一藏就回家當良民去了,難不成你還真敢把當地人全給殺啊了!
這不打吧,那些武裝分子就搞各種襲擊,這讓軍方在過去四年裏極為被動。
軍方空有強大無比的武裝力量,但是卻找不到地方使勁,這每年還承擔各種傷亡……
軍方自己都不爽了,而文官係統就更不爽了。
這四年裏,為了應對南北美洲為主,歐洲為輔的各地動亂,帝國累計了支出軍費八十六億唐元!
並且軍方繼續申請三十億軍費,以維持駐防海外各地超過五百萬的龐大駐軍以及持續進行各種戰鬥。
偏偏這龐大的軍費支出卵用也沒有……
四年了,天天彈壓,但是也沒說正兒八經和那支叛軍打過仗,因為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正兒八經的大規模組織叛軍。
人家也不傻,知道正麵打不過,所以根本就沒有組織起來打大規模戰爭的想法,海外各地的獨立派玩的就是三天兩頭打個冷槍。
軍費支出龐大不說,而且最近四年帝國經濟全麵下行!
因為海外諸多領地持續動亂,海外各地固然是經濟遭到嚴重打擊,日子過的一塌糊塗,但是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等地方,他們真不缺糧食,經濟再差也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