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解蛇(2 / 2)

它們身體細長,雖然沒有腿,但是行動並不受多大的限製,地上、水中、樹上,它們都能靈活自如地運動。

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彎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蛇的結構所決定的。所以,要學蛇行,還要先對蛇的身體構造進行徹底的了解,我繼續看下去。

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

我一直都有個疑問,就是怎麼區分蛇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現在知道了,無毒蛇頭部一般呈圓錐狀,前端細而後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狀;蛇的軀幹部呈長筒狀;蛇的尾部為肛門以後的部位。那天晚上追擊我的兩條蛇我沒有辨認清楚,隻顧著逃命,哪有其他心思關心這些。

其實我最關心的還是蛇怎麼行動,直接切入主題。蛇沒有腳,不僅能爬行。實際上,還爬行得相當快。

原來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於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麵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麵上,由地麵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

如果把蛇放在光滑的表麵上,比如玻璃板,那它就寸步難行了,因為沒有支持的條件和環境,用這種方式爬行就不起作用了。看來我以後要是化身為蛇的話,這是個要注意的問題啊。

不過我覺得不必因此為蛇擔憂,因為在自然界是找不到像玻璃那樣光滑的地麵的。

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我覺得這個挺不可思議的,我隻知道坦克和推土機是借助履帶行動,沒想到蛇也可以,很好奇。

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著地麵那樣,但這時隻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著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後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麵,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

還有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後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後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麵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看了這麼多,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種運動方式,真是大開眼界。但是看文字,沒有具體的演示,感覺還是太抽象了,無法用來知道具體實踐。

我又開了一些相關的視頻,看完了還是不甚明了清楚。我突然又想到那兩條蛇,還不如跟去它們現場學習,讓它們來做我的指導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