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迫不得已(1 / 2)

丁鼎在心裏感歎這能不好嗎?單就這頓飯恐怕得花掉普通百姓十來年的積蓄啊。丁鼎心裏對司徒易的印象大打折扣。可是丁鼎看司徒易眉頭之間似乎也有些不快。

吃完了飯,又送了好一些土特產給這位長史,總算把這位給送走了。

臨別的時候,微微酒醉的長史拍了拍司徒易的肩膀:“大家都說你迂腐,不懂得官場之道,可是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嘛。回去之後,我一定向刺史大人多多美言幾句。”

丁鼎也準備不辭而別,自己算是看錯人了。要是知道司徒易是這樣的人,他才不會耗費大半天的時間陪著長史在那裏瞎逛。更不會在這裏陪著司徒易在這裏招待客人。所以他決定不辭而別,以後離司徒易遠點。

可是丁鼎剛要下樓,卻被司徒易叫住了。

丁鼎懶洋洋得道:“我還有事,失陪了。”

司徒易歎了口氣道:“丁先生一定是在心裏瞧不起我吧。說我不過是個阿諛奉承的小人吧。”

這個司徒易倒也夠坦白,丁鼎點了點頭:“沒錯,我是這麼覺得。”

司徒易歎了一口氣:“丁先生真是誤會我了。你沒聽長史說,官場上的人都說我迂腐嗎?”

丁鼎站定腳步看著司徒易。

司徒易不知道是否是喝了點酒的緣故,變得有點激動。

“丁先生,我司徒易四歲就開始飽讀詩書,十六歲便高中進士。很多人都覺得我的前途無量,可是我在這縣令的位置上打轉了多少年,還是個七品官。為什麼?就因為我迂腐,我不懂得官場之道,我不懂得溜須拍馬,跑官要官。這些道理就連幾歲的小孩都懂得的道理,難道我真的不懂嗎?不,不是,那是因為我不屑於這麼做。我自有我的清高所在。”

丁鼎忍不住問道:“那為何你今天如此行徑?”

司徒易歎了口氣:“如果是別的事,我也許今天不會這麼做,但是唯獨這件事我不得不做。因為我要保住整個縣百姓的飯碗。”

這一番話讓一向精明的丁鼎聽得都有點糊塗了。糧食不是豐收了嗎?百姓們應該豐衣足食了,可是這跟這長史有什麼關係呢?為何又說沒伺候好這長史,就會影響到百姓的飯碗。

司徒易悲憤地說道:“朝廷最近下了一道圈地令,命令將所有的農田改為桑田。這不是要將所有的百姓逼死嗎?”

“農田改為桑田?”丁鼎不解地重複道。

司徒易道:“高麗國向我國訂購了大訂單的絲織品。這一大筆訂單可以給國家帶來很大的利潤。所以當朝有些官員心動了,就向皇帝進言,大談養桑種蠶的好處。此時國庫正好空虛,於是一項改農田成桑田的國策就這麼出台了。可是這項政策並沒有深入調研實際,加上被底下的官員誤讀,或許說不是誤讀,是故意歪曲,然後從中魚利。這政策推行下來,就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這次長史下來察看事務,也是帶著這一政策來的。為了能夠說服長史不在本地推行這一政策,我才盡心竭力地演了這出戲,希望長史能夠親眼目睹這豐收的景象,通過長史的嘴,來改變上頭的思路,給當地的百姓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