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般富豪權貴的背後,幾乎都是貴族公卿、甚至是皇室親王,也就是上流階層,這期間涉及到的種種問題、關係,錯綜複雜,不是簡簡單單提出一條的國策就能解決的。
似乎是看出了天子心中的顧慮,虞子啟低聲說道:“我大魏的財富總共也就那麼些,此多彼寡,此乃天理。……臣以為,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財富的多寡,而在於這些財富究竟被作用何處。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的人,身無下頓之糧,可有的人,卻能於青樓擲金萬兩……”
“咳!”中書令何相敘一聲咳嗽打斷了虞子啟過於激進的言語,畢竟虞子啟這番話,針對的恰恰正是大魏國內的權貴階層。
虞子啟看了一眼何相敘,也意識到自己失言,怏怏地沒有再說下去。
從旁,藺玉陽見話題有些沉重,忙作補救,笑著說道:“虞大人太過於憤世嫉俗了,當日那富家公子擲萬金博佳人一笑,一時還引為佳話,不想在虞大人口中,卻是如此不堪。”
“哼!”中書右丞虞子啟輕哼一聲,也沒多說什麼。
大魏天子默默地聽著,事實上虞子啟所說的事,他也有所耳聞,但是有錢人家的公子揮霍家財,這種事可不歸大魏天子去管。再者,難道類似的事,發生在皇室宗族子弟身上的還少麼?
前兩年兩個郡王的世子,不就為了一個青樓女姬爭風吃醋,丟盡了大魏姬氏趙姓皇族的臉麼?
“陛下,時辰差不多了,不如先用膳吧?”
旁邊,老太監童憲見大魏天子麵色不佳,連忙岔開了話題。
“唔。”趙元偲點了點頭。
見此,童憲便派人吩咐下去送上膳食。
盡管身為大魏天子,然而趙元偲每日的膳食卻頗為簡單,也就那麼幾道菜而已。隻有在重大節日的時候,才會在大殿擺宴,宴請眾臣子。
其餘日子,趙元偲基本上都會命人將飯菜送至垂拱殿,包括中書省的這三位大臣的飯菜,然後君臣四人就在這垂拱殿用飯,吃完飯到隔壁的偏殿小作休息,或者就直接開始下午的工作,繼續審批那永遠也批不完的章折。
這就是大魏天子與中書省大臣們每日的生活。
不過今日用完飯後,大魏天子卻萌生了別的心思。
“童憲,弘潤的住居……在何處?”
“八殿下?”老太監想了想,躬身回道:“乃文昭閣。”
“什麼人在伺候?”
“回稟陛下,文昭閣內,有二十名小太監負責伺候八殿下的起居與殿內的清理打掃事宜,另外,宗族府衙有派十名宗衛擔任八殿下的貼身侍衛,總共是三十人的規製。”
“唔。”大魏天子點了點頭。
雖然皇子中有分受寵的與不受寵的,但是在未出閣前,皇子們的待遇規格是相同的,這是祖製。
“朕想去看看。”趙元偲站了起來,笑著對中書省三位大臣說道:“三位愛卿可有興趣與朕同往?”
因為用完飯後有一段休息時間,兼之三位中書省大臣也對那位提出之詞的皇八子弘潤頗感好奇,因此在大魏天子問話之後,三位中書大人紛紛表示樂意一同前往。
於是,一行人從文德殿出發,徐徐朝著八皇子弘潤的寢閣走去。
按照大魏的祖製,皇子隻有在滿十五歲之後,才有資格出閣辟府,並且封王授職,從此除了身世更尊貴些,與殿上的大臣也無差別。而在未出閣之前,皇子的寢閣是安置在汴京宮內的花園裏的,一來那裏風景好,二來離東宮以及後宮都比較近,方便聯絡兄弟感情,也方便入後宮拜見各自的娘妃。
至於其三嘛,那就是那裏離汴京宮的正殿較遠,畢竟大魏祖製清楚注明,皇子在未出閣前,是嚴禁與任何朝中官員接觸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皇子們作為皇帝的兒子,他們隻要好好在宮學念書學習就足夠了,不必接觸別的。
值得一提的是,曆來皇子們的寢閣,是禁止安置宮女的,一來是防止皇子們過於年輕便失去童陽,影響正常發育,二來,是防止某些心術不正的宮女為了攀附而勾引年幼無知的皇子。
因此,未出閣的皇子,他們身邊的人就隻有太監與宗府派去的護衛,唯一能見到的女性就是他們的母妃。
所以說,皇子的生活其實也並沒有世人所幻象的那麼好。
大概一炷香工夫,大魏天子趙元偲便帶著老太監童憲與三位中書大臣來到了文昭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