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殺人的風險(1 / 2)

我對溫麗從個人私情來說,對她沒有任何的偏見,我一直不看好溫麗到我們嶺南來投資,還是為了顧全大局,我不想看到我們的一些幹部被這個女人用利益給腐蝕。

當天晚上我和鄧洪波通電話,我在電話中也提到了溫麗到嶺南投資的擔憂,不過,鄧洪波的一番話物我覺得也很有道理。

鄧洪波說:“三喜啊,你認為溫麗這樣不講市場經濟的商人到嶺南投資,會破壞了嶺南的投資環境,會讓一些幹部成為她利益驅使下的犧牲者,其實,我們的幹部如果真要變質腐敗,這不是一個溫麗這種商人改變的,關鍵還是在於我們對幹部的素質教育,有沒有溫麗這種商人的出現,結果都是一樣。”

和鄧洪波打完電話之後,我就在想著鄧洪波說的那一番話,覺得鄧洪波說得很對,我們的一些幹部墮落腐敗了,並不能全怪那些用利益去腐蝕他們的商人,最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在我們幹部自身的問題上麵。如果我們加強了幹部的廉政教育建設,我們的幹部在工作中嚴於利己,做任何工作都堅持原則,做到公事公辦,那些不法的商人又怎麼會拿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去送給別人呢。

現在想想,我覺得自己當初的想法有點狹隘了,其實,不管是誰願意到我們嶺南來投資,我們都應該熱情的歡迎著,畢竟,商家到我們嶺南來投資,是在支持嶺南的城市化建設,這是好事。能不能合理的管好這些外來的投資者,嚴防權錢交易,這是我們監管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作為領導者應該去承擔的責任,隻要我們合理的用好了這些外來投資,那就是好事,溫麗也隻是這其中投資者的一員,她的出現不會影響到大局。

現在看來,我確實對溫麗有一些個人的偏見,覺得這個女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人,所謂的生意都是靠權錢交易換取的,是在誘惑別人犯罪。

第二天上午,工作調查小組有關負責人和紀檢委的張書記到了我辦公室裏,就高速公路項目反腐的情況當麵向我作了彙報,目前已經涉案的幹部已經六七人,牽涉到的公司四家,主要就陳青山的公司,以及博大生物i製藥公司。通過調查的初步核算,有三個多億的資金從博大生物製藥公司流出,這三個多億的資金不知道最後流到了誰的腰包裏麵,隻是知道有幾個億的資金是通過博大生物製藥公司的賬戶轉移出去的,大部分資金被轉移到了國外賬戶。

博大生物製藥公司因為涉嫌侵吞國有財產,公司賬目已經被凍結,杜繼明受賄,幫別人轉移資金,洗黑錢,但杜繼明本人已經去死,不再追究法律責任。

調查小組通過博大生物製藥公司的業務往來,查到了陳青山的那家高速公路建設公司,表麵上看,這些都是正常的業務往來,有正規簽訂的合同項目,已經資金的賬目往來,但細心的調查小組還是在這些合同和財物數據中找到了想要的線索,他們通過虛報項目資金,然後陳青山公司就可以把資金正當的轉移到了博大生物製藥公司,再通過博大生物製藥公司分贓給相關的受益人。

這樣一來,就算是有人懷疑這家高速公路建設公司,不細心去找證據的話,也無法找到這家公司對外分贓的證據。陳青山用這招瞞天過海之計,差點就騙過了調查小組的眼睛,好在這次調查小組中不光是有紀檢委的同誌,也有審計和財政專業的同誌,他們在調查公司賬務方麵都是行家。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博大生物製藥公司應該說是承接一個對外分贓的窗口,掌握著陳青山的所有動向,難怪有人想要把杜繼明給滅口。

如果杜繼明被抓走調查,通過杜繼明的口就能夠查出幕後真相,這幫人就擔心的是杜繼明落入了紀委的手中,於是,他們就先下手為強,冒著殺人的風險,先把杜繼明給殺掉滅口,幻想杜繼明被滅口了之後,工作小組的調查線索就會在杜繼明的身上斷了,最後就隻能查到杜繼明的身上。真正操控這一切的人會逃過調查小組的眼睛,但這次調查小組都是抽調的精英人才,是各方麵的專家,不管是刑偵,財務,審計,在這次工作調查小組當中都有優秀人才。所以,這幫人殺了博大生物製藥公司的老板杜繼明,也正好是幫助調查小組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就是博大生物製藥公司,工作小組通過這家公司的各種業務調查,以及和這家公司平時的合作夥伴,終於查到了陳青山身上。

工作小組在調查到陳青山公司的時候,沒有馬上采取強製措施,也沒有在知道一些證據之後就把陳青山帶走。陳青山是個狡猾的人,也是胡海洋的舅子,除了有胡海洋這一層關係,說不定背後還有更多的靠山,工作小組剛調查到陳青山的這家公司,各種過問這家公司的電話就打了進來,有打到我辦公室的,也有直接打到市委書記辦公室,也有打到紀檢委張書記那裏,真的有一種牽一發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