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臉色陰沉,他來後還沒有來得及徹查後宮,想不到竟如此汙穢不堪。
貴妃這管宮之能也是了了!這明顯就是遷怒了,皇上沒想過,那時候還是皇後掌權呢。
“皇上,從這點看來,鄭大海買凶殺人很可能就是給瓊枝報仇,他認為是皇後利用瓊枝,又害了瓊枝。”
皇上默然不語,等著花正茂往下說。
“皇上,臣查到瓊枝乃兗州人,便親自去了一趟,打聽瓊枝死前,其母親久病在床,得的是肺癆病。這病得用上好的藥材養著,然而,瓊枝家乃普通農戶,有一兄一弟,一年裏拚命幹活,能吃飽就算不錯,哪裏有銀子給老娘治病?
“可是臣去的時候,她的娘卻能下床了,雖還沒有除根,卻也好了很多,鄰居都說,瓊枝家似乎突然就有錢了。
臣拿了鄭大海的畫像給人看,問有沒有見過這個人,有一個小孩說見過,那天他到瓊枝家找其弟玩,恰巧碰到這個人,正跟瓊枝的兄長說瓊枝死去之事,還說到‘報仇’啥的。
“臣以為,鄭大海是在瓊枝死後去的兗州,並承諾給其報仇。”
“所以,這裏麵就有兩個問題:其一:鄭大海買凶殺人乃為了給瓊枝報仇,然買凶需要銀子,他身後有人,利用了他的仇恨,或者說兩方互相利用,那麼,他身後之人是誰?
“其二,瓊枝的死是拿人錢財,為人賣命,而這個人卻跟鄭大海身後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不可知,若不是同一個人,那麼,瓊枝背後的人又是誰?
“其三,童謠出現發生在瓊枝死之前,若鄭大海隻是為了給瓊枝報仇,便不可能是往外傳童謠的人,那麼往外傳童謠的人是誰?”
皇上聽完花正茂的話,說出以上三個問題。
“皇上,麵白聲尖細,並不是每個太監都這樣,而鄭大海恰好符合這個特點。我們姑且就將傳童謠和買凶殺人的人都認為是鄭大海,如此,這一連串的陰謀便環環相扣了。
“可能鄭大海身後的人並沒想要用瓊枝這一環,然恰出了這件事,反而更有利於他,正如我們見到的結果,鄭大海寧死也不會出賣這個人,因為他恨皇後,也就有了臨死給皇後的一封信,其目的是激怒皇後,讓皇後犯錯,皇後果然便中了計。”
花正茂將整個案子串起來,分析給皇上聽,“至於瓊枝和鄭大海背後的人是不是容同一個人不好說,不過,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這背後無論有多少人,其根本目的是一樣的——廢後!”
花正茂很認真地說著這兩個字,他想看看皇上是什麼態度,不想皇上卻慢慢閉上眼睛,似乎是聽自己說了這麼久的案子,有些疲累了。
良久,皇上才睜開眼睛,“花愛卿辛苦了,案子說完了,不如陪朕手談一局,朕聽說花卿的棋藝不同凡響。”
花正茂一愣,他不明白正說著案子,皇上為何突然要下棋。況且,他不覺得自己已經到了能跟皇上下棋的地位,隻是,皇上抬舉,自己就要識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