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靜陽出嫁(1 / 2)

自那日後,安陽與齊毓姝再未提及上巳宴,似乎已全然不在意。

而靜陽也再未踏出蔣妃宮殿半步,直至五月初三當日。

宜嫁娶。

昏禮是女子在笄禮之後的另一個大禮,有承香火之意,為取大吉,故昏禮是在黃昏時進行的。

隻是靜陽今日需承教於天子、貴妃與蔣妃,因此一早便要梳妝打扮了。

齊毓姝昨日就回了齊家,安陽午後也要替齊妃恩賜添妝給齊毓婉,故用完早膳便去靜陽處了。

靜陽上妝更衣是在昭華宮、她先前的閨房之中,閨房外各散禮教嬤嬤、宮女、黃門數人。

人雖多卻都各行其是,並不雜亂,或者說並無人敢多言,半點沒有喜慶熱鬧的氛圍。隻有廊前紅燈籠還明晃晃的亮著。

齊毓姝叫安陽代給的添妝是一幅石榴圖,取了一個好兆頭。

而安陽所贈,則是一套十二生肖玉質擺件。

靜陽這會兒隻換上了嫁衣,剛潔麵開臉,還未上妝,坐在梳妝台前見安陽拿出此物,笑道:“怎麼舍得給我了?”

這套擺件是當年天子年節時收到的貢品,隨手就賞給了安陽,小時候靜陽為此不知鬧了多久,就連蔣嬪親自開口也沒從安陽手裏拿到此物。

安陽道:“給你還不好?你若不要我便收回去了。”

靜陽故意調侃:“難得從安陽公主手裏拿東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

見時辰將近,靜陽便叫侍女收好添妝,這時是要上妝了。

其實靜陽和安陽有許多愛好都是相似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二人幼時的摩擦不少,安陽隻覺上次與她爭吵還在昨日,如今竟能靜坐一室了。

好似從靜陽的賜婚旨意下來後,她二人便默契的摒棄前嫌,開始像普通百姓家中的姐妹一樣相談相交。

隻是這段時日過的太快,花落時,人失散,唯剩滿腔遺憾。

公主們成婚時的妝多是濃豔的,好襯天家盛象,去年東陽出嫁是如此,今日靜陽也是如此。

看她對鏡皺眉,安陽忍不住笑了:“莫看了,你天生麗質。”

靜陽道:“不用你多說,我是在可惜。”頓了一下才道:“可惜看不到你成婚時是什麼樣子。”

安陽不語,走到梳妝鏡前看她的鳳冠。鳳冠上有兩塊紅寶石格外明亮,可發冠又不像是這兩年的做工。

靜陽道:“這是我外祖母的。”

靜陽生母蔣氏是選秀入宮,一頂小轎就把她接進了宮中,自然沒機會用到鳳冠霞帔,今日叫靜陽承先人的恩惠,也算是圓滿了。

安陽見梳妝嬤嬤替靜陽帶上層層疊疊的假發髻,看著壓得人脖子疼,可靜陽隻是噙著笑,安靜地叫人擺弄。

蔣妃入宮十七載隻得了靜陽一個女孩兒,靜陽自小無兄弟姐妹,也不像安陽能與母妃族中的姑娘往來。

大點的公主不與她們一路,小點的妹妹們則多數母妃身世不顯,蔣妃不叫她們混在一起,所以靜陽今日出嫁竟隻有安陽來送。

靜陽麵上雖帶笑,但安陽覺得她並不快活。等到禮成,她便馬上就得啟程去廬州,自此山高水遠,再難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