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從欲要再勸,卻是被南安王淩厲的眼神製止。
心下無力一歎,也罷,看著點世子也好,免得王爺的事遇上什麼變故,到時候又要怨怪到世子頭上去,父子兩,那就徹底決裂了。
隨從領命離開,從遼北來的管家也被小廝帶下去歇息,南安王當即召集一眾心腹幕僚,商討逼宮一事。
出師,總得有名。
之前,他篤定南越和遼東發動戰事,故而根本不需去想這所謂的名,他隻需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那便足矣。
可現在……
京都百姓知道他是無召入京的,早就恨透了他,在他門前天天變著法的撒氣。
如果他再無名逼宮,就算能成,日後,這悠悠眾口也是一大患。
一眾幕僚思來想去,最終將目光鎖定在入駐遼北的姑蘇恪上。
便有人說:“王爺,遼北乃王爺封地,姑蘇恪率軍入駐,驚擾一方百姓,王爺何不以此為名,要求四殿下下令退兵,四殿下必定是不許的,那王爺便能為了救封地百姓於水火,不得已逼宮。”
接著,便有人又道:“王爺可以將消息散布出去,就說四殿下昏聵無能,喪權辱國,已經將遼北之地一分為二,給了南越和遼東,如此,天下百姓必定憤怒,王爺正好借著這個名頭,為天下百姓,為遼北封地討回公道。”
此人一提議,當即便有人附和,“這個主意好,四殿下喪權辱國,舉國上下,人人唾棄,王爺若是能取而代之,之後再將遼北收複,必定舉國歡喜。”
“沒錯,憑王爺之力,收複遼北,不在話下,到時候,木已成舟,這江山,已經易主,顧臻就算歸朝,憑他一己之力也難以翻天,更何況,咱們世子爺不是看上了顧臻的女兒嘛,到時候顧臻的女兒做了咱們世子妃,顧臻怕是連個屁都不敢放!“
“是的,到時候,王爺完全可以派顧臻去收複遼北,成則理所應當,他職責所在,敗了嘛,軍法處置也是情理之中,這赤南侯再厲害,也成不了王爺的心頭大患,至於平西王府……老平西王若還是當年的威武之姿還值得考慮,現如今,平西王府不過一個名號罷了,更是不值一提。”
……
幕僚們分析的頭頭是道,南安王心頭激蕩澎湃,熱血沸騰,摩拳擦掌間隻覺皇位已坐。
派人將蕭睿嚴防死守的軟禁起來之後,南安王便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大事。
南安王籌備之際,兵部尚書羅大人一家,也是忙得馬不停蹄。
羅夫人幾番入宮,逼著欣貴人行動,“你到底要拖到什麼時候,你這麼拖下去,拖得可不止是你妹妹,還有你的六公主,誰知道時日一長,她在赤南侯府能發生什麼意外,眼看天氣還暖,水麵消融,若是這個時候不慎落水,就算不死,也落個寒疾。”
欣貴人聽羅夫人這話,驟然麵色慍惱。
為了羅茜,羅夫人可真是什麼都敢說,冷笑道:“六公主乃金枝玉葉,你這麼說,也不怕被人聽到,落個大不敬的罪名。”
羅夫人恨恨剜了欣貴人一眼,“你少跟我來這一套,拿這些虛無的來嚇唬我,這個時候,皇上駕崩,太後薨逝,誰來治我大不敬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