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引子撒下去, 程清清就沒再關注老家的事,畢竟不管他們怎麼鬧,都煩不著自己。
現在的她, 除了要照顧趙察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和俞姐一起開的火鍋店生意越來越紅火,那個小小的店麵已經不夠用了, 哪怕俞姐想了辦法接了電話線在店裏,每天隻接預約的客人, 也架不住更多的食客找上門來, 擴大店麵已經刻不容緩了。
"清清, 我找了幾個地方, 你看看,"經過幾個月的鍛煉, 俞姐辦事越發老練,這次來找程清清商議賣新店的事,就準備了好幾個選項,都是她篩選過的,"這個,這個,還有這個,我覺得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程清清拿過她遞過來的資料仔細的看了起來。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了半年多了, 先前還在觀望的那些人這個時候已經紛紛開始做起了生意,還有一些有特殊門路的,知道中央有意向建立深市特區的消息, 開始處理a市的資產想要去深市闖一闖,市麵上流通的各種鋪麵、房產突然多了起來,也給了程清清更多的選擇。
俞姐這次選的幾個地方就十分妥帖, 程清清一時下不定決心,於是拿過去給趙察看,"察哥,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趙察以前幾乎從不會對程清清的生意提什麼意見,這次卻難得的指了幾個地方給她,程清清問他為什麼,他卻不說,倒是讓程清清詫異不已。
不過等程清清和俞姐一起到了趙察選的地方之後才明白為什麼。
"這裏說是要拆了建新房子啊,"俞姐指著牆上貼的告示疑惑到,"選這裏豈不是開不了多久就要搬地方"
沒去管不理解拆遷意味著什麼的俞姐,程清清簡直激動得不行,將拆遷告示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才明白過來為什麼俞姐看好的店會在這個時候賤價出售。
這個時候的拆遷還不像後世一樣有具體的章程,什麼賠償之類的都還沒商議出個流程來,像這張告示上寫的就是讓這片區的房主去開會表決,而且時間還在一個月後,也就不怪這家店的老板會趕著在表決之前將房子賣出去了,畢竟不是誰都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你們真要買這店外頭的告示你們沒看"老板是個胖胖的中年人,穿著一看就是個廚子,聽程清清說自己要買店,他摸了摸後腦勺,不敢置信道:"咱這兒可沒多久就要拆了啊!到時候你啥也撈不著可別怪我!"
他原本隻是為了碰運氣這才想著趕在拆遷之前將店賣出去,多少撈回來點,免得到時候國家一聲令下給拆了一切都打了水漂,但現在真的有冤大頭上門了,他又覺得於心不忍,再三地追問:"你們真的要買確定了不後悔"
"當然了,您這店位置和大小都合適,我一看就喜歡上了,"程清清雖然沒有告訴對方拆遷一次就等於天降橫財,但也不打算虧欠對方,"您出個價吧,要是合適今天我就買了。"
因為她態度太幹脆,老板還懷疑地上上下下打量了下她,但實在看不出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在出高價宰她一筆和良心之間糾結了一會兒,這才咬牙道:"八千!這地方就是你的了!"
雖然這個價格比程清清預想的貴一點點,但她想了想,還是沒還價,直接就同意了,"行!你看是現在簽合同還是什麼時候"
她這麼幹脆倒讓老板更加狐疑了,猶豫了下想加價,但看著俞姐一把將人拉到旁邊麵帶焦急地勸程清清不要買,他怕事情黃了,連忙高聲道:"哎哎哎!七千五也行!低於這個價我可寧願被拆也不想賣啊!"
雖然俞姐還是不太讚同的樣子,但程清清可是知道真相的,當下愉快地交了定金又寫了兩份合同,兩方簽了字,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程清清又跑了一趟取了錢來給老板,兩人當天就去房管所辦理了過戶,這家即將要拆遷的店就這麼屬於了程清清。
臨走的時候,老板凝望著這家祖上傳下來、曆經波折才回到他手中的店麵久久不語,程清清看著他的表情,想了想還是說道:"叔,您要是相信我,可以明年去深市闖一闖,那個地方以後大有可為。"
"深市"老板想了想,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因此越發覺得程清清是家裏有錢就跑出來瞎搞的二代了,難得的良心發現,苦口婆心道:"小姑娘,賺錢不容易,你以後可別再這麼亂花了啊!"
說完也不等程清清回話,就帶著收拾好的東西走了。
看著他的背影,程清清歎了口氣。
她自覺利用這種信息差,以一個相對低的價格買到了對方的店是占了對方便宜,便也想盡可能地給對方指一條發財的路子,但如果對方不信,那她也沒有辦法了。
"清清,你,哎!"看著麵上喜滋滋的程清清,俞姐想勸又不知道怎麼勸起,痛心疾首道:"你怎麼買了這麼個地方啊!到時候一拆,就啥也沒了呀!趙營長也是,你不懂,他還能不懂嗎怎麼給指了這麼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