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上有言:相由心生。
所以有江湖術士言觀相而知心,如今有摒棄封建迷信,相信科學。
其實那也都是現在華夏國的洗腦罷了。自新華夏國成立以來,就有破處舊風氣的說法,說什麼這個主義接班人,不相信鬼神,天定命數一說法。
可世人又哪裏知道,永(被)安(和)門(諧)也有傳言說,當時建立的時候,就請了當時在國內三位最是神算的先生看過風水。
其中還是兩男一女,建築格局,門口開向,戰地位置,乃至華夏(和)開國主(諧)席,紀念堂都是風水之點。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有一卦為《臨卦》,卦象是為,兌下坤上,是以,解釋有,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因而澤上有地,地居高而臨下,象征督導之意。
就像這個四九城,頭發油膩膩的,滿臉溝壑的男人,撇了撇略微顯薄的嘴,心裏盤算著。
地澤臨卦以在地與澤水接壤通氣為象,是想要君與民和平相處,君親近於民,民和悅於君。
既有領導親臨下級,又有下級恭迎領導之意。
而再《象》中這樣來斷此卦:君王無道民倒懸,常想撥雲見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樂自然。
溝壑男人,也不知道從哪裏翻出一個煙頭,吧嗒了兩口,捏在手裏,但是隻有走進了才能看清楚,他手裏的那根煙根本就沒有點著。
因為火車站離和永安門最近,溝壑男人,走不了多久就到了這裏,朱紅城牆,還有那個曾經“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男人遺像。
自己來這座四九城的時候,已經忘記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當年來的時候,最先到的地方,就是這個埋藏了多少傳奇人物,和多少欲望權利的和(永)諧(安)門。
溝壑男人還記得當時師傅說過的那些話,
“華夏(和)主(諧)席紀念堂的這個位置啊,曾經是明朝的大明門、清朝的大清門、華夏民國的中華門,1976年華夏(和)主席逝世後,在這個位置上建立了華夏主席紀念堂,你知道為了什麼嗎?”
那時候的溝壑男人還隻是一個初見世麵,頂多是啃爛了幾本風水書,看過些佛經,略知《易經》的毛頭小子。
別說為什麼把紀念堂定在這了,就是為什麼院宅不種柳,他都不甚清楚。
“嗬嗬,這是為了以壓製前朝風水,讓封建王朝不能夠死灰複燃。好一個一代天驕啊,哈哈哈。”當年師傅的那些話,當年溝壑男人不深清楚。
可如今想來,卻別有深意。
還記得唯一一次見到,經常抱著個絲瓜酒葫蘆,日日吼幾句秦腔,喝一壺杜康泉水釀成杜康老酒的老爺子,躺在院子外頭的躺椅上喝醉的時候,嘴裏嘟嘟囔囔的那幾句。
“石碑為劍鎮風水,以旗為香引朝貢,仁定四海,八方朝拜啊。”那時候溝壑男人不知道老人的意思,也不懂老人何來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