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侖,壯闊浩大,橫貫六合,縱壓八荒,一望無邊。
楊易立於昆侖山腳下,雖然尚未修成天目,但當他認真去感應的時候,隻感覺那巍巍昆侖之上,有非同一般的東西,壓的他窒息,壓的他喘不過氣來,而這股氣息是隻針對修士的。
一般的凡人來了,隻會感覺到昆侖山的高大雄偉,但卻不會有壓迫感,不會感受到那冥冥中的偉力。
楊易辨別了一下方向,邊走邊用神識感受上方那股偉力,同時不斷用“數”字秘推演,隻覺得越往上,那股偉力越明顯。
如果有第二人在場,就會發現他不是完全的在走直線,有時他會不斷向上,有時甚至會直接向著深淵而去,有時又會往回走,有時也會停下來默默劃刻推演,始終在不斷的變換方位。
這是因為真正的昆侖被陣法所掩蓋,隻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走入,兜兜轉轉繞行了三天,楊易眼前突然出現了一些仙山。
這是一副很奇怪的景象,不少直插雲霄的大山憑空出現在地平線上,比原來的昆侖山大了數百倍,極其高大,聳入雲霄,仿佛與天空都連接了起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氣勢磅礴。
而在那群山之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古路,從前根本沒有出現過,而今卻突然出現了,通向那遙遠的群山深處。
不過,不論是古路還是仙山,都顯得異常虛無縹緲,好像一閉眼就會消失一般,看不真切,巍巍峨立於天地之間,曲曲折通往群山之間。
楊易看到這憑空出現的仙山,不禁暗歎“數”字秘的逆天,他本來都隻是想碰碰運氣,沒想到居然真的進入了真正的上古昆侖山。
原著中葉凡搜集了八角地形圖,再加上他接近源天師的源術修為,才找到了此地,沒想到他今日憑借剛剛入門的“數”字秘,就進入了傳說中的仙山。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另一個土生土長的遮天世界的修士,即使他是仙二大能,甚至是仙三斬道的王者,即使掌握有“數”字秘,也不一定能找到隱藏的昆侖山。
因為楊易看過原著,知道昆侖山遠不止表麵上看到的那些,所以就有意的用“數”字秘推演,這才找到了進來的路。
而本土修士,就算掌握有“數”字秘,推算出更大的昆侖山,但也不敢篤定,自然無法將“數”字秘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換句話說就是,楊易是已經知道了昆侖山無邊無際,而且也知道了此地有真正昆侖山的入口,所以他隻需要用“數”字秘推演進去的路就好了,而不用推演真正昆侖山到底存不存在,也不用推演就算真的有更大更廣的昆侖山,到底入口在哪裏?
雖然他隻推演路徑與本土修士推演存不存在、入口在何方看起來差距不大,但失之毫厘,差之千裏,一旦有心智不堅定,或者懷疑自己的推演,那必然就無法找出來了。
畢竟“數”字秘就是一種推演之法,既然是推演出來的,那就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也不是每個人都相信的。
楊易在原地坐下,拿出了一塊神源,立馬吸收了起來,不斷的推演,讓他整個人都有些虛脫,“數”字秘雖然逆天,但也太耗費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