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趙雲是被湘西趕屍趕來的?(2 / 2)

“還有一種可能性!”蔡詩澤想了想說道:

“這可能是一個疑塚!”

疑塚,古代的名仕富豪,怕死後被人盜墓,不得安息,故而會修建一些疑塚來混淆視聽,打亂盜墓者的視線,最為有名的就是宋末開始流傳一種說法:曆史上著名奸相曹操就為自己設了七十二疑塚,而且一個比一個華麗,而現在被公認為曹操墓的陵墓,也有不少人懷疑根本就不是曹操本人的墓穴,隻是一個疑塚。

高瑞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如果這個主墓是趙雲的疑塚似乎有點浪費人力物力啊,福建……根本就不會想到有趙雲墓,就算司馬懿要拖趙將軍的屍體出來鞭屍也不可能來福建找吧。我覺得可能性也不大。”

一路上五月都很少說話,聽完幾人的討論之後,拿起了IPAD,劃來劃去。

“May,你在玩什麼?”高瑞不解地問道。

“其實,是不是趙雲的真身塚,我們還是要上網查一下。如果趙雲的真身塚已經被確認了,那麼這個肯定是假的。我剛才上網搜索了一下,關於趙雲的墓穴大致有幾種說法,你們看。”說著五月將手中的IPAD遞給了高瑞他們。

IPAD上顯示關於趙雲墓的三種說法:

第一、趙雲墓位於四川省大邑縣東郊的錦屏山(在大邑縣城東1公裏銀屏山下),根據史料記載,趙雲曾在大邑錦屏山禦羌多年。後主劉禪“敕葬趙雲於成都錦屏山之東(今大邑縣錦屏山麓),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子龍祠墓毀於明末兵火,後經多次興廢,一直規模不大。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曆史原因,多數的祠堂、廟宇被用來辦學校,趙雲祠墓也不例外。上世紀50年代,這裏是一所中學,到了80年代改為職業高中。在辦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拆除了一些老建築。當地人傳說曾有大批蛇群曾阻止掘墓。說是當時在拆除趙雲祠墓的建築時,曾經從錦屏山裏鑽出很多的蛇,阻止破壞。這也給子龍祠墓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第二、因蜀漢有“賜葬大臣於生地或主要活動地”的葬製。相關人士也沒有放棄提出質疑四川趙雲墓真偽,並尋找真實趙雲墓的行動。黃天不負有心人,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河北臨城縣趙雲墓,在臨城縣澄底村西1.3公裏處還保存著一大墓塚,該墓北東西三麵丘陵環抱,南俯泜河,現存封土東西長35米,南北寬27米,高5米,麵積945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在當地就傳說是為趙雲墓,該縣趙姓人家及百姓1000多年來常在春秋於此祭祀。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1月出版的《臨城縣文物誌》有載。

第三、雖大部分人承認四川趙雲墓為真墓,可是官方並未出來確認說法,而是讓河北趙雲墓和四川趙雲墓共同現市,很多人懷疑,趙雲的真身塚根本就沒有找到甚至還存在於另外一個神秘的地方等待人們的發現。

“照這樣看來,這裏也不是沒可能是趙雲的真身塚……”蔡詩澤最後一個看完,把IPAD還給了五月,不過他想了想又說道:

“但是屍首是怎麼樣運送過來的?難道那個時代就有了茅山宗?可以用湘西趕屍術把屍體弄過來?”

“你剛才說什麼?”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高瑞突然聽下了腳步,搞得馮映華沒注意,就那麼直接撞了上去,兩個人一起摔倒在地上。

“額……我說屍首是怎麼樣運送過來的?”蔡詩澤,說道,心想這混元宗的俗家弟子怎麼一驚一乍的。

“不是,是後麵那句。”高瑞爬起來,接著問道。

“哦,我說可以用湘西趕屍術把趙雲的屍體弄過來不成?”

“也不是,前麵那句!”高瑞眼睛都快直了,一直追問。

蔡詩澤又想了想:“難道那個時代就有了茅山宗?”

“對!就是這個!”高瑞一拍腦門說道:“那個時候有沒有茅山宗我不知道,但是我清清楚楚的記得宿土宗的前身,也就是宿土派一脈是在東晉末年才出現萌芽的。怎麼可能在三國時期就有了宿土宗?前差了快200年了,難道宿土宗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