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泠穿來這裏之後,一直惦記著的事情就是高考和脫離喬家,現在韓首長幫她把高考複習要用的書都買了回來,所以第一件事情就算解決一半了。
剩下的問題就是怎麼脫離喬家。
脫離喬家無非就是把戶口遷從喬家出去,現在跟幾十年後不一樣,以後是你要有戶口才能買房子,現在貌似隻有買房子才能落戶,可是買房子需要錢,出門有需要證明信。
但是現在她才三百塊錢,買房子肯定不現實,再給韓家做幾個月的飯說不定能再存點錢。
沒有介紹信的話,在這裏可以是寸步難行,別說住招待所了,搞不好還會被抓起來。
可是,證明信要怎麼辦?
這天早上韓承驍他們走後,李田和溫婷婷沒一會也出門不知道幹嘛去了,她思索片刻,也拎著自製的小挎包出門了。
前幾天去丁老爺子家的時候她了解到,證明信應該在街道辦開,她一路打聽了不少人才找到位置。
那一片都是灰不溜秋的小平房,跟農村差不多,牆麵都是髒兮兮的,在這裏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房子還挺好,但是在喬泠看來,就跟貧困地區的辦事處差不多。
喬泠又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街道辦。
門口掛了一個小牌子,上麵用紅色的筆寫著“街道辦”三個大字,旁邊還寫了一排“為人民服務”。
可能是因為時間還早,人並不多,喬泠進去的時候,隻有零星幾個人。
裏麵的人有的站著在填表格,有的坐在凳子上吃東西,還端著個水杯一口一口的喝著水,喬泠一時無法判斷,哪位才是工作人員。
一位端著水杯喝水的人見喬泠張望了半天,率先開口問道:
“這位同誌,你有什麼事嗎?”
......好吧,原來端著茶杯一邊吃東西一邊喝水的才是工作人員。
喬泠發現,這個時代,無論是國營商店的店員,還是辦事處的辦事員,都是高傲的不得了,一個個恨不得用鼻孔看人,跟後世的“顧客是上帝”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二十一世紀去買個東西,別人還給你端茶送水,去辦點正事,還有免費的糖吃。
不過魯迅說的好,你無法改變環境,就隻能適應環境。(魯迅——我沒說過這句話)
喬泠一向識時務,笑眯眯地說:“同誌,我想開個證明信。”
“開證明信做什麼用。”
“去外地探親。”
說著喬泠從包裏拿出自己昨天做的小蛋糕,遞給剛才那幾位坐著喝茶的人,“同誌,我自己做的糕點,來的時候順便帶了幾個。”
無論什麼時候,求人辦事都要拿點東西打點,先套好關係,才好說話。就算到了這個時代,也是如此。
果然,剛才還麵無表情的辦事員立馬笑開了,“我們哪能收你們的東西。”
話雖這麼說,東西卻沒有退回來。
“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是幾個雞蛋糕,可以給家裏的老人小孩吃。”
雞蛋糕!這個時候的蛋糕可還是“洋”東西,外麵賣的價格不比肉偏,而且還不能用票買,,隻能用現金買,因此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都舍不得買的吃。
這幾個辦事員一聽是蛋糕,笑的更熱情了,一邊收下雞蛋糕一邊笑眯眯地說:“哎喲你這個女同誌這麼客氣幹嘛,給你們開介紹信那是為人民服務!來,同誌你叫什麼名字,哪家的,現在住哪,我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