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哈雷娜-鮑勃跑第三棒。
“哈雷娜-鮑勃跑第三棒?這是上上簽?沒搞錯吧?這怎麼可能是上上簽!我說這是下下簽我還信,我是不是拿反了?”李戴自言自語的說道。
哈雷娜-鮑勃是一位19歲的年輕運動員,在美國隊參加女子接力賽的四位選手當中,哈雷娜-鮑勃是水平最差,也是比賽經驗最少的一個。如果不是美國隊受到興奮劑醜聞的影響,多位短跑名將退賽,也輪不到她來參加接力賽。
接力賽當中,實力比較弱的選手一般都是跑第一棒,短距離衝刺能力較強的選手則去跑第二棒,第三棒往往是技術全麵穩定性高的選手去跑,而第四棒則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人去跑。
總的來說,接力賽中,第三棒和第四棒是最重要的兩個環節,特別是第三棒,要負責接棒和傳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跑第三棒的運動員,往往都是教練最信得過的選手。
在美國隊中,哈雷娜-鮑勃-所負責的正是第一棒。
在李戴看來,哈雷娜的速度不夠快,技術也不夠好,而且太年輕了,發揮不一定穩定,李戴可不敢將其委以重任,哈雷娜唯一的優點就是年輕反應快,起跑反應時間也要短一些,跑第一棒是可以勝任的。
可李戴求到的上上簽卻顯示,讓哈雷娜去跑極其重要的第三棒,這在李戴看來簡直是個糟糕透頂的決定。
“第三棒那麼重要的位置,怎麼能讓哈雷娜去跑?她要速度沒速度,要技術沒技術,要穩定性沒穩定性,要經驗沒經驗。更關鍵的是,在之前練習的時候,他隻練習過交棒,沒有練習過接棒!這上上簽是不是搞錯了?”李戴開口問道。
第一棒和第三棒的根本區別就是,第一棒隻負責交棒,而第三棒不但要負責交棒,還負責接棒,這等於是多了一項很複雜的工作。
接力賽的交接棒可不是靜止的交接,接棒人員會先助跑,然後在奔跑的過程中完成交接棒,而考慮到運動員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交接棒也就不是很簡單能完成的動作。這就好比是飛機加油,空中加油要比靜止加油的難度大了太多,因為空中加油的過程中,飛機是在飛行的。
同時交接棒還必須要在接力區內完成,一旦跑出了接力區,運動員還沒有完成交接棒,那等於是犯規。接力賽中的接力區隻有20米,20米目測可能很長,但是考慮到運動員跑100米也隻需要10秒,所以整個交接棒的過程,運動員隻有兩秒的時間來完成整套交接棒動作。因此無論是交棒的一方,還是接棒的一方,都容不得半點的失誤,稍微失誤一下,可能就是一整場比賽的失敗。
哈雷娜-鮑勃是跑第一棒的運動員,她不需要進行接棒,所以她在賽前隻是練習交棒,而沒有練習接棒。不論運動員個人水平和比賽經驗,單說一個沒有練習接棒的選手,李戴又怎麼能放心讓他去跑第三棒。
此時,係統的聲音從李戴的腦海中響起:“不要質疑預言求簽盒,預言求簽盒強大之處不是能夠告訴你什麼樣的覺得是好的,什麼樣的決定是壞的,而是它的預言能力。”
“我明白,你的意思是,預言求簽盒的結果一定是正確的。”李戴點了點頭,但他心中仍然還在猶豫,要不要相信這根上上簽給出的讓哈雷娜-鮑勃去跑第三棒。
係統的聲音又一次響起:“對於你們人類來說,未知永遠是最可怕的東西,假如你可以知曉未來的話,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李戴有些遲疑,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我不知道。”李戴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該為此付出多少代價。”
“或者說你是覺得,付出任何的代價,都不足以交換預知未來的能力?”係統開口問道。
“你是想提醒我,‘預言’的價值?”李戴開口問。
係統沒有再回應,而李戴心中卻已經有了決定。
“好,我就按照這個上上簽,讓哈雷娜-鮑勃跑第三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