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聲,劉懿推開了門,說道:“還沒吃完呢!戲班子都進來了!”劉啟不由得笑了一聲,說道:“是你的大兄成親,還是我的大兄成親,這麼上心?”劉懿鄙視了劉啟,說道:“好不容易熱鬧些,看你這嘴!”劉氏也是責怪的看著他,說道:“啟!你這個做弟弟的,也得打起精神來!”

劉啟聳了聳肩,臉上露了個笑臉,說道:“好啦,娘!”劉平放下了碗,拿著鏡子又照了起來,看著嘴角有些殘渣,想了想說道:“我去洗把臉!”劉亮說道:“快點!”

這倒不是劉亮在長子的大喜日子緊張之類的,而是戲團子一進門,意味著時間也差不多了。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句,在漢代之前的婚禮是被稱之為“昏禮”,這不是通假字,因為時辰就是在黃昏,取其“陰陽交泰,早生貴子”之意,不過那時候物質條件差,除了宴請鄉黨之外,就是在昏禮上請個戲班子連著演奏三天也就是了。不過到了如今,這習俗也是傳了下來,盡管離著成親的時辰也早,但令劉亮緊張的是,鄉黨來客,往往可是提前到了,通常可就是戲班子一開曲,就有人上門……

劉啟和劉林、貂蟬三人自然不會在這兒“礙事”,至於碗筷自有劉氏請了幾個臨時幫閑的短工婆婆處理。劉林今日少見的“成熟”了,絲毫沒有往日的“玩鬧”心思,老老實實地站在屋外的小走廊,若是不知道他本性的人看了,會讚一聲“好穩重的小郎君”!

劉啟沒有劉林在旁邊“騷擾”,自是樂得閉上了眼“入了定”,所謂的入定對於入門者倒是要求鬆了不少,畢竟那所謂的“規章”,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讓人掌握其中的要領,而不是刻意的雕琢外在的門麵功夫。

劉林盡管變得有些老實,但時間一長,就有些心癢癢,眼睛一轉,就看到在牆壁上貼著的畫,不自覺的靠了過去。“畫”自然不是“囍”字,結婚貼“囍”字,那是宋朝開始的習俗。在大漢,興的仍然是四象,也就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不僅僅是銅鏡,不少表示祥瑞的器械或是其他,通常刻畫的就是這四象。

劉林前所貼的畫,是朱雀,不得不說一句,盡管國畫有時候有些“印象派”,但這貼畫僅有一隻朱雀,寫實之風露於紙麵。劉林不自覺的入了神,手指不禁摸了上去,可惜這不是葉公所畫的龍,自然不會飛出紙麵,不過等到劉林很失望的放下手指時,不小心的擦了一下紙的邊緣,沾上了黏糊糊的東西。

劉林怪叫一聲,說道:“這是什麼?”劉啟睜開了眼,看著那個畫像,說道:“那是朱雀!又稱朱鳥……”劉林說道:“不是這個啦!二兄,你看看我的手上……”劉林伸出了手指,有些大驚小怪的說道:“你看看這個,黏糊糊的東西!”劉啟不由得笑了一聲,說道:“這是漿糊!用麵粉和水攪拌,溫一陣就能用!”

劉啟看著貂蟬,說道:“我沒做過這東西,不過應該是這樣!是吧,秀?”貂蟬說道:“姎也沒做過!不過舅母肯定會!”劉啟點了點頭,說道:“三郎,等到不忙的時候,去問娘就是!”劉林點了點頭,接過貂蟬遞過的小手帕擦了擦,不得不說,這個年紀的孩子永遠是好奇的。

“嗒嗒嗒“一陣聲音傳來,可愛的萌蘿莉,劉啟的小妹子劉梅跑了過來,奶聲奶氣的說道:“二兄,娘叫你呢!”六歲的少女太可愛了,敢不敢不這麼萌?劉啟打了個機靈,趕緊把“難道我成了妹控”這個邪惡的想法驅除了腦海,拉著劉梅的小手,說道:“別急!你的身子剛好呢!”

不得不吐槽一句,劉林這幾天老實的原因自然是被劉氏狠狠的收拾一頓,原因是挖了幾個陷阱抓住了小兔子,在妹子麵前玩燒烤,結果倒黴的妹子阿梅鬧了兩天的肚子……

劉氏一見到劉啟,趕忙說道:“二郎,過一陣時間,你去前院守著,那個戲班子別出什麼意外,如果有事兒,就進來和我說!”再提一句,一般人家的後院,即使連相熟的朋友都很難進,這是這個年代的習俗——家的女主相對來說,嫁人後很少公眾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