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後。
五月的立夏,天氣甚是炎熱。
七彩色的光圈在太陽周圍,極光暈圈。
這是白羽國君上白慕瑤賓天的第七天。
眾人隨著送殯的隊伍趕往皇陵。
鹵薄儀仗隊兩千餘人,舉著黑底白龍幡旗。
各種各樣的紙紮燒活,百人列舉。
威風凜凜,聲勢浩大!
眾人身穿白羽國國喪孝服
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車轎連綿不斷跟隨前後。
送葬行列中,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著喪曲。
嚶嚶作怪~刺耳萬分~
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裏,哭喊聲綿延不斷。
後宮妃子掙紮著,在陽泉山下活活被裝進棺內,結束了青春的年歲。
她們掙紮萬分,撕扯著死死抓住木棺,哭喊著…
馬車上白羽溪與白羽池輕輕掀開小窗。
看著外麵混亂不堪的場麵,感歎著白羽國百年來,陳舊的宮廷製度。
可憐了後宮多少妃子,宮女。
白羽國的皇陵就在都城外。
它位於白羽國都城北,西傍陽泉山,北山陽坡,龍脈走向。
這陽泉山皇陵就呈“龍盤鳳翥“之勢在山巒之上。山上皇陵有祭壇一座。
。
。
王宮大臣,女眷皇子宮女,紛紛排起長隊。
眾人前往皇陵祭祀壇。
君上入皇陵後,老丞相手持黃色一卷詔書,一步步邁著沉重的步伐,麵無表情看不出心中想法。
羽林軍前後護衛,並列兩排護送丞相登上皇陵祭壇!
一時間祭壇外混亂的眾人,終於被黃色的詔書吸引了目光。
丞相手中的的黃色詔書,一定是先帝所留。
眾人紛紛跪倒在地,等候垂聽。
心中打起了算盤,敲起了小鼓。
其中內容又會是什麼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多多少少的猜測!
。
。
老丞相踏上祭壇,翻開手中先帝遺詔,聲如洪鍾,正心民意!
“奉天承運,君官家詔!
孤少時天稟甚壯,從未知有疾病。
十年前始患頭暈,慚覺悄瘦。
去年秋月塞外行圍,每日騎射更是倍感疲倦。
先王後賓天後,心神憂瘁,頭暈頻發,所以,今日詔丞相大人,商討國之大冊。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嚐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
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
公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體群臣,子庶民,保邦於未危。
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寬嚴相濟,經權互用,以圖國家久遠之計。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今孤年將五旬,在位三十有餘。
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
孤觀星象,自知不久之日,即是大限將至。
白羽國建朝以來,君上順位五。
百年基業,更深地固!
尤其太上先帝白蓮池長公主,廣受迭江大陸各國朝貢。
白羽國從此成為鼎盛王朝!
壽命不長者罔知四海之疾苦。
孤在位久矣,未卜後人之議論如何,但眼前之事,眾親家不得不痛哭流涕,而猶恐天下不知吾之苦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