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對於孩子來說,過得太快了,一轉眼就到的開學的季節。那些已經在寒假裏玩的撒慌的小瘋子們一個個的都蔫了吧唧的回到了學校。因為能寫完寒假作業的沒幾個。
“清明時節雨紛紛”,大地經過的春雨的洗禮,又見到了農民拉犁翻地的場景。原本就苦惱著怎樣偷著用禮拜天的時間把寒假作業補完的我,不得不也得加入那黃土大地上的一個勞動份子。
我們的田耕地屬於丘陵地貌,就是人們常說的山坡地,無法使用自動化機器(當時自動化機器也是沒有什麼),耕地的主要功勞著就是家裏的老黃牛了。老黃牛在家裏吃的最好的時候就是春耕、春種、秋收的時候,每天都會有一大皮桶的外貼料食呢(主要就是玉米料+花生油渣)。
在我們村裏,一到這個後就能體會到人口多的力量啊。
前兩天小春雨整整滴滴答答的下了一天一宿,把地都陰的透透的了。今天正好是禮拜。一大早老媽就做了簡單的掛麵湯“都趕緊起來了,吃完飯得下地翻地打壟了,等清明過後就可以蒙花生了啊。”
吃完早飯,老爸就讓二哥去牛棚把牛拉了過來,套上了牛車。媽媽跟大哥把昨天已經預備好的化肥搬上了車,我隻是往車上把刨溝用的大鐵鎬還有爬犁、撒化肥的塑料桶扔上車就行了。然後在把塑料大白桶灌滿井水,這樣東西就預備全了。
老爸看看了牛車上的東西,沒有啥落掉的,“老大,去給狗解開,一塊兒去地裏,也讓他跑跑吧,等都種上地裏,就不能再讓它瞎跑了,禍害地。”
老爸趕著牛車出來大門,媽媽又回屋繞了一圈,啥也沒說鎖上了大門,然後我們就都坐上了牛車“咯吱咯吱”的牛車上拉著我們一家五口還有耕地用的東西,阿黃就在我們後麵墊墊的小跑這,一會嗖下的跑到前邊,不見蹤影,一會就落到後麵悠悠的玩耍,直接奔地裏去。
到了地裏,爸爸先把牛車閘拉好,解開牛套
“閨女,過來,拉好嘍啊,看著點別被牛踩著啊。別摸它犄角,小心挨頂”
“啊,知道,我緊拉著呢。”
爸媽他們把車上的東西都卸了下來,放到的地頭裏麵點,怕擋著田間小路。劈裏啪啦的都歸置好了,老爸又把牛套套好,鐵犁頭安裝好,這一家之主就開始吩咐上了
“這塊地兩邊都霍地都到不了頭,老大、老二你們倆拿著大搞一頭一個啊,記得把地頭溝深點。閨女你拉著牛,咱們先順著這邊一點一點往那邊耕啊。把牛拉好了,我要是喊喔、喔你就把牛往裏送啊,要是喊咦、咦,你就往外拽啊,要是喊籲,你就把它?(den四聲),別往前走了,跟以前一樣啊記住沒。”
“好的,我知道,年年都是我拉牛,知道往哪邊順。那咱們狗咋整啊,招呼著它不。”
“不用管它,它愛咋跑咋跑吧。走,拉好牛,咱們走了。”
“駕”“咦、咦、咦著”“喔喔喔”這就是我在前邊牽著牛,老爸在後頭扶著犁頭,媽媽挎著皮桶一把一把的順著犁溝撒著化肥。抬遠看,大哥一頭,二哥一頭一人一個拄著鐵鎬等著倒頭後把沒有犁到頭的地方在手動溝全。
但是阿黃卻沒有亂跑,而且特別的聽話的坐臥在地頭放著化肥,牛車的地方。因為它知道那是家裏的東西,它負責看護,別丟掉嘍。
就是因為看著它那麼老實,我還挨噸說“籲、籲、籲,瞅啥呢,看看牛都拉哪去了,這溝豁的都歪哪去了。稍、稍,從那邊開始從新豁。”
“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