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子(1 / 2)

“陛下,關於那首詩的事情,奴婢已經查清楚了。”

皇城的天子暖閣裏,天目監的太監董承,雙膝跪在承德皇帝麵前,頭觸碰在地麵上,聲音恭敬。

一身黑色裘衣的承德皇帝,坐在主位上,仍舊在處理手上的文書,連頭也沒有抬起來:“站起來回話,把這件事詳細說一說。。”

董承恭敬的站了起來,低頭道:“陛下,奴婢們把這件事前後查了個究竟,發現了此事不止涉及到宗衛府,還涉及到了平南侯府。”

“平南侯府?”

承德皇帝放下了手裏的文書,抬頭看向董承,皺了皺眉頭:“這件事……怎麼會牽扯到平南侯府的頭上?”

董承恭敬低頭。

“回陛下,半個月前,從永州城來了一個少年人……自稱是平南侯流落在外的兒子,不過平南侯沒有認他,這個少年人沒了去處,就輾轉流落到了北山的那個小木屋裏。”

董太監話說到這裏,還沒有繼續往下說,承德皇帝就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這位天子輕聲道:“你的意思是說,京兆府之派人去燒那座木屋,是因為平南侯府想要燒死那個少年人?”

董承低頭道:“陛下,依奴婢看來,平南侯府的人對那個少年人並沒有殺心,他們隻是想把這個少年人趕出京城而已,否則他們也不用勞動京兆府……”

說到這裏,董承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不過他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平南侯府是一個實權將門,家中是有合法的家將部曲的,那些人很多都是當年跟隨老侯爺李知節上過戰場的狠人,他們想弄死一個少年人,再容易不過了,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去讓京兆府的人出麵。

承德皇帝閉上眼睛,詳細琢磨了一番前因後果,然後這個皇帝睜開眼睛,嗬嗬一笑:“你說的不錯,平南侯府的人的確沒有想弄死這個少年人的意思,看來這個少年人的確是李慎失落在外的兒子,否則平南侯府不會像現在這樣反常。”

平南侯李慎是承德皇帝從小到大的玩伴,此時聽到了李慎的花邊新聞,這位天子顯然很是開心,他眯著眼睛繼續問道:“這個少年,叫什麼名字?”

“叫李信。”

董承彎著腰回答道:“這個李信,在房子被燒了之後,偷偷溜進了京城南城,前幾日天目監發現的那首詩,應該就是出自這個李信的手筆。”

話說到這裏,就到了這件事情的關鍵了,這件事情的關鍵就是承德皇帝對於李信的態度,如果承德皇帝發話,李信誹謗君上,那麼李信這一場牢獄之災是怎麼也跑不掉的,可是如果承德皇帝覺得李信無罪,那麼宗衛府還有平南侯府,就多少要吃一些虧了。

承德皇帝沉吟了片刻,皺眉道:“就這些?”

董太監從袖子裏取出一封京兆府的文書,雙手捧著遞了上去,躬身道:“回陛下,這是京兆府下令燒毀北山木屋的文書,算是此事的證據之一,這文書上的確寫了陛下狩獵北山的事情,就憑借此文書來看,京兆府有抹黑陛下之嫌。”

話題進行到這一步,才算是到了關鍵的地方,承德皇帝讓身邊的小宦官把這份文書傳了上來,拿在手裏開始詳細查看。

如果李信在場的話,就會發現這份文書,正是他遞給七公子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