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健身會所(1 / 2)

“為什麼?和家裏人合不來?”林雅晴有些奇怪,看郭博文的樣子,怎麼也不像個叛逆者。

郭博文說:“有點吧,理念不一樣,就是代溝。”

林雅晴笑了:“你什麼時髦不好趕,要趕代溝的時髦,這都什麼年代了,代溝問題是上個世紀的話題。難道你們家是古板家庭,父母意識老舊?”

郭博文說:“算你說對了。我父母還真是老舊人物,尤其在找工作方麵,總是盯住有廠房、正經八小時上班這樣的企業...”

“這也沒錯呀。”

“是沒錯,但不適合我。”郭博文說:“本來我大學畢業準備和幾個同學一起到上海去,但他們就是不同意。我隻好留下來,進了我父親的單位。要說那單位也不錯,是央企,通信行業。可央企有央企的毛病,改革不上趟,幾年功夫,就越來越不行了。我呢,也下崗了。”

林雅晴有些不相信地問:“不會吧?你好歹是華科大的,會讓你下崗?”

“有什麼不會?我的崗位也不是什麼高精尖的崗位,是人就會做,換人做有什麼難的?”

林雅晴不可思議地搖著頭:“怪不得你說你們企業不行了,這樣對待人才,要能行,才是奇跡。”

“我不敢說我是什麼人才,但對企業發展還是能看個一、二的。”郭博文說:“國企就是國企,改革的口號喊得響,會包裝,改革的措施什麼的,都市場得不能再市場化了,但最後的結果,還是行政命令的產物。所以,才越改越糟。裁掉的都是人才,留下的嘛...”

林雅晴說:“你們企業是幹嘛的?”

“做通信設備的。”郭博文說:“以前,占了通信市場的70%份額。電信剛開始改革時,全國電話號碼升級,那時,我們單位忙得是上氣不接下氣,廠長以為這市場是自己打下的,完全不明白是形勢的需要。於是,就盲目自大,不思進取,隻想著到國外買現成的產品,然後加以改造成國內適合的。這種法子見效快,但你這樣做,別的廠家難道就不會?你想想,我們單位的研究所,都是一些高級人才,整天無所事事,閑上一年,就什麼都不會了。”

林雅晴點點頭,表示讚同。

郭博文說:“有闖勁的,早就走了,我也想走,可父母不讓,說我這輩子看不到廠子倒閉,就吃個安穩飯吧。沒想到,這才幾年,倒閉的腳步就近了。現在,就是吃老本了。我再不走,等到了30歲,想走也走不動了。”

林雅晴說:“武漢還是屬於內地,人的思維不那麼開放。”

郭博文說:“對了,你應該是江浙一帶的人吧?”

“你怎麼知道?”林雅晴有些奇怪地說:“是蘇州的。在蘇州大學念的本科。”

“聽你的名字,看你的氣質,猜的。”

“這也能猜到?”

“當然了。”郭博文說:“雅晴!典型的江南詩情畫意的名字。你在蘇州,怎麼要到武漢來?蘇州不好嗎?”

“當然好了。”林雅晴歎了口氣:“要不是為了我男朋友,我才不會來這個夏天熱得要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