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文笑了:“當初我媽非要我學醫,可我讀當醫生不感興趣。那時,計算機是熱門,互聯網剛剛興起,財富神話吸引我嘛。”
林雅晴笑了:“想不到你也想成為蓋茨那樣的人物,有理想。”
林雅晴說著,拿出鑰匙去開自己房間的門。剛一推開門,就看見門口放著長長的網線:“這是幹嘛?”
郭博文忙說:“我裝了分機,正好你也可以用。”
“這...我用不著,在學校裏就可以上網了...”
“哪有用不著的。”郭博文轉身從自己的房間裏拿出鐵錘,就往牆上釘網線:“你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待在學校嗎?網絡這東西,要麼不用,用了就停不下來了。”
“那,我出一半的網費吧。”
“出什麼網費。”郭博文說:“一個月三十塊我還要你出一半?你太小看我們IT人士的創業能力了吧?不瞞你說,網費我隻要敲半小時的鍵盤就回來了。你就隻管用吧,這也是最大限度讓網絡發揮作用。不然,我一個人獨享,也是浪費。”
郭博文的豪爽大氣倒讓林雅晴覺得自己在糾纏下去,倒顯得小氣了,也就不再說下去了。
郭博文熟練地走好網線,又讓林雅晴拿出筆記本電腦,熟練地幫她調試好:“行了,一切OK!你熬夜嗎?”
林雅晴搖搖頭。
“那你上網一般幹什麼?”
“查資料、看看熱門電影吧。”
“文藝女生的愛好。”郭博文笑著說:“網絡的功用完全沒有發揮。”
“那你呢?利用網絡幹什麼?打通宵遊戲?”
“那是花錢,不是賺錢。當然,賣遊戲設備也能賺錢,但那是透支健康,我不做這事。”郭博文把自己利用網絡賺錢的經曆說了一遍:“我這是攤上了思想老舊的父母,非要有一個正經的公司才算有職業,不然,我要在家裏當網絡一族,賺的錢也不少。”
林雅晴沒想到現在的男子竟然還有如此把父母意見當一回事的,想想自己,雖然也重視父母的意見,但在關鍵問題上,還是一切自己做主。她打量著郭博文,覺得眼前這個樣子斯文、相貌清秀的男人,怎麼也不好和他的名字掛上鉤。
“你叫博文。這名字有講究嗎?”
“當然有講究了。”郭博文說:“堅毅的男人,像不像日本名?上高中時,就有同學說我是親日派。哈哈。”
“和日本人倒沒什麼聯係,但名字反映性格,我覺得和你性格不配。”
“是嗎?”郭博文來了興趣,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怎麼不配?”
“這還用說?你一個大男人,還事事聽從父母的意見,太老土了吧?不像個現代人。‘
“你說的是80後,我可是七十年代的人。”
“79年是算七十年代的人,但你處在的環境是現代環境呀。沒有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