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府(1 / 3)

李蓉得了這話,也沒說什麼,裴文宣見她似在想什麼,不由得道:“殿下?”

李蓉想了想,突然道:“其實弘德是你殺的,對吧?”

裴文宣動作一頓,正想解釋,李蓉就用扇子壓住他的肩。

“其實你也不必多說,我本也不在意,如今你既然告知我你的底線,”李蓉抬頭笑了笑,“我更不會在意,隻是下次告訴我一聲就好。”

裴文宣有些僵硬站在原地,許久才應了一聲:“殿下說的是。”

李蓉沒說話,她靜靜看著他。

她突然發現,其實在感情麵前,她和裴文宣似乎都回到了二十歲。

那時候的她是個小姑娘,會撒嬌,會任性。

而那時候的裴文宣,他還背負著從年少時的指責裏帶來的那份不安與忐忑。

他怕在她麵前不是最好的自己,也怕她看到自己肮髒齷齪的那一麵。

李蓉忍不住笑起來,她轉過身,雙手負在身後:“裴文宣,我眼裏容得下黑白。”

“但你想滿足我像做夢一樣的期許,”李蓉想了想,“我也覺得挺高興的。”

說完之後,李蓉擺了擺手:“回了。”

裴文宣看著她的背影,姑娘走在長廊上,雙手握扇背在身後,扇子上紅色的穗子隨著她動作起伏輕輕搖擺,她三步做兩步輕快跳上台階,靈動又鮮活。

李蓉很少在別人麵前有這種樣子。

她千人千麵,麵對李明是驕縱中帶著小聰明的長女,對著其他人是高高在上殺伐果斷的平樂殿下,也就是在他麵前,才像是融化了的冰層的一朵花,悄然綻開。

他瞧著她高興,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目送著李蓉走遠了去,他才回過頭,自己回了臥室。

第二天醒來後,朝堂之上便是到了正式確定官員調任的時間。

一般來說,考核期定下的官員,很少會有更改,所以所謂最後的確認,也不過就是李明將名單確認一遍,如果有需要更換的官員,單獨提出來就是。

李明草草將確認好的名單看了一眼,隨後抬眼看向所有人:“諸位對今年人事調動的名單可有異議?”

李明剛問完,蘇容卿似是早有準備,便直接走了出來。

“蘇愛卿?”李明皺起眉頭,“你有何想法?”

“陛下,”蘇容卿跪下來,恭敬道,“微臣才疏學淺,資曆淺薄,近日代任尚書以來,倍感吃力,隻覺才不配位,刑部尚書一位,請陛下另擇他選!”

聽得這話,李蓉抬眼看了蘇容卿一眼。

主動把刑部尚書送出來,這必然不是他自己願意的,隻是畢竟經過了這麼大的事,李明抓了把柄讓蘇容卿主動退出刑部尚書的爭奪,也是正常。

隻是蘇容卿不當刑部尚書,那誰來?

李蓉目光在朝堂上巡視片刻,就聽李明淡道:“既然蘇愛卿自己請辭,朕也不為難。這樣吧……”

李明思忱著,好久後,他緩慢出聲:“刑部尚書位置先空著,刑部事宜日常由左右侍郎協商,拿不定主意的,便直接呈報給朕,蘇侍郎以為如何?”

直接呈報給他,那就等於李明越過尚書省直接管轄了刑部,蘇閔之皺起眉頭,正要說話,就聽蘇容卿恭敬道:“陛下聖明。”

“好。”李明點點頭,繼續道,“諸位可還有其他意見?”

朝堂上的人不說話,李明便知這事兒是敲定了,他合上名單,淡道:“那就這樣吧,今日後,所有人就按照名單各自到各自調任的地方報道,各官署做好接待的準備。除此之外,還有重建奏事廳一事,禮部也抓緊時間準備。奏事廳重建之前,為了不耽擱政事,朕擬建一個小內閣,負責承擔之前奏事廳的職責,替朕審閱分類奏折,為朕分憂。”

李明說著,根本不等其他人說話,徑直就道:“裴納言,蘇相、上官丞相、寧國侯,日後就勞煩四位,每日抽些時間,幫朕分審折子。若是各位大人事務繁忙,那提前同朕說一聲,朕另做安排也行。”

奏事廳本就是世家為了遏製李明所設,如今奏事廳被燒了,李明單獨再建一個名為“內閣”的奏事廳,此時再忙,也沒有人會說不。

四個被點名的大臣上前行禮,這四個人幾乎囊括了如今整個朝堂所有不同派係的人,也算得上公正,於是大家也都沒有說什麼。

李明見所有人不說話,便接著道:“不過各位大臣平日也極為忙碌,除了極為大人,或許還有一些人會填補進去,不過這就日後再說了。”

李蓉聽得這話,便知了李明的打算。

如今這個所謂的“內閣”,最重要的人員根本不是如今點出來的四位大臣,而是後來填補進來的人。畢竟這四個人都位高權重,平日事務繁忙,奏事廳的事兒,其實就是一些苦力,將折子分成輕重緩急和不同類型,用來減輕李明審批折子的壓力。

如果沒有奏事廳,李明扛不住。如今將奏事廳的雜活兒交給這些重臣,他們又能扛得住?

隻是奏事廳雖然是苦力,可掌握折子第一道進宮的程序,又的確重要,所以誰都不願意放權,等到了後麵,實際上審批折子的,最後必然就會落到“填補”進來的這批人手裏。

所以填補的人是誰,便至關重要了。

李蓉想著,便將目光落到蘇容卿身上,走到這一步,她便有些猜出來蘇容卿放火燒奏事廳的最終目的了。

一個能被裴文宣監測的奏事廳,不如一個能為肅王鋪路的內閣。

李蓉思索著,聽著李明和大臣說著這個小內閣的建製,等下朝之後,李蓉走宮外,上了馬車,就見裴文宣在等她。她不由得笑起來:“一起下的朝,你怎麼走的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