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受封秦王(1 / 3)

曹操剛剛離開許都兩日,秦華也離開長安城,不過他現在還沒有參與袁曹之戰的意思。

秦華這次的目的地是正在建設的洛陽城。

因為董卓西遷前的一把大火,洛陽城變的殘破不堪,雖然隨後趕到的諸侯聯軍實施了救火行動,但是這裏已經完全沒有了帝都的風貌。

此後洛陽城就被流民和盜匪所占據。

後來李傕、郭汜圍攻長安,被秦華所驅趕,再次回到了洛陽,對這裏有所修複。

但是以李傕和郭汜的能力,他們根本不可能把洛陽城修複起來,更何況他們也舍不得這麼多錢財。

這次秦華就是在原洛陽城的基礎上建造新的洛陽。

秦華等人達到的時候,洛陽的城牆已經修複打扮了,新的城牆比起以前更為高大雄偉,無數勞工在城中行走,看起來熱鬧非凡。

作為一個現代人,秦華雖然隻是一名普通人,但像是杠杆原理之類的還是有所了解的,滑輪升降梯之類的東西普遍運用在工地之上。

所以即使那些城牆的磚塊每塊都有數百公斤中,現場搬運起來卻也不算太過困難。

巨大的木材源源不斷的從城外運入,城牆的不遠處磚窯的煙火遮天蔽日。

“子脩,你看如何,叔父這城建的還是很快的吧。”

秦華站在城牆上,指著下方熱鬧的場景對著曹昂說道。

“我也見過當年許都修建的場景,但是比起這裏,卻還是相差許多。”

曹昂由衷的說道。

當年劉協被曹操帶到許都之後,曹操也對許都進行過一下修建,隻是許昌原本就是小城,縱使擴建也不過征發了數萬勞工而已。

而且以曹操當時的財力也不足以進行太大的工程。

最關鍵的是修建許都時是以徭役的名義找來的勞工,現場督工不時拿著鞭子督促工程建設,鞭子的聲音不時響起,那些勞工的臉上全是愁苦之色。

那裏像秦華這邊,雖然同樣是進行重體力的勞動,那些人的臉上卻是喜氣洋洋的。

具體原因曹昂其實也知道,因為這些勞工不但有工錢,最關鍵的是他們將會是這新洛陽城的第一批住戶。

他們並不是在修建帝都,而是在修建自己的家園。

“主公,按照工部的進度,今年年底洛陽城就能基本完工了。不過要想全部完工,估計還需一年時間。”

“無妨,這已經達到我的預期了。”

“關於錢款的問題,現在怎麼樣了?”

見秦華兩人開始聊起財務問題,曹昂很自覺的往後退了幾步。

秦華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曹昂,然後就開始繼續和荀攸聊了起來。

現在各大世家購買地皮的錢財大多已經到位,有些購買多的自然不可能攜帶足夠的現金,所以要等他們從家族中帶過來。

這事由涼州商會處理,所有的財物都會由商隊負責押送。

秦華的意思的不要銅錢,最好能夠全部換成米糧,因為他現在其實並不是很缺錢,缺糧才是真的。

見秦華兩人聊得起勁,又是敏感話題,曹昂幾次想上前打斷,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袁紹大軍南下的消息他已經得知,這段時間不斷拜見秦華就是想請他出兵,但是秦華每次都打諢過去。

“子脩,是否感覺無趣了?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就在曹昂思考怎麼起頭和秦華說話的時候,秦華的聲音忽然傳來。

“不,不會。叔父談完了?”

“事情永遠是談不完的,我看子脩麵色焦急,莫非有何急事?”

“自然是我父親的事情,袁紹百萬大軍南下,唇亡齒寒,還請叔父速速出兵相助。我父隻有不足十萬軍隊,必然無法抵禦袁軍,一旦我父戰敗,袁紹必然席卷天下。”

到了這個時候曹昂也不想再繞彎子了,直接開口請求道。

他其實也知道秦華在有意回避這件事情,如果再不說,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子脩跟隨哪位先生讀書?學的是哪家的道理?”

聽完曹昂的話,秦華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我是跟隨文若先生讀書,學的孔孟之道。”

曹昂一愣,不過還是據實回答。

“荀彧啊,此人確實有大才。能在此人麾下學習,想來子脩的學問應該不錯,那我來問問你,你覺得現在天下如何?”

曹昂雖然焦急,但是回答了秦華的問題。

“當今天下諸侯割據,連年戰亂,百姓居無定所,民不聊生。”

“那你覺得叔父治下如何?”

“我雖未看過其他地方,但是就長安一地,頗有大漢盛世之風。”

“那如果由我來治理這天下,子脩覺得如何?”

秦華沒有停歇,繼續問道。

“什麼,叔父莫非有謀逆之心?大漢皇室尚存,我父輔佐天子,剿滅不臣,此時雖未顯成效,但我相信父親必定能匡扶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