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都期待的目光下,秦華並沒有因為忽然的危機而倒下,反而迅速平定了內患。
曹操因此頭風複發,直接昏倒。
劉表因為驚嚇,臥病在床。
其餘諸侯無不捶胸頓足。
唯有江東孫策絲毫不懼,他開始加緊征伐那些反對他的江東勢力,期望在秦華穩定內部之前建立起完善的防線。
但是孫策不知道的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劫難正在悄然接近。
自從來到三國後,秦華憑借著對曆史進程的了解步步為營。
他知道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他最大的敵人有三個,一是當初百萬大軍南下的袁紹,一是亂世梟雄的曹操,還有一個就是自己內部的世家。
現在三大敵人全部被清除,秦華終於不需要再隱藏自己的實力,可以毫無顧忌的暴露自己的野心。
在平定世家之亂後,秦華立刻回到了長安。
現在的劉協已經毫無威信可言,他隻剩下了皇帝這一個稱號而已。
在秦華的授意下,劉協發下詔書,以自己年幼為名,封秦華為攝政王,全權處理一切事物。
現在的劉協不但實際上是一個傀儡,就連名義上也變成了傀儡。
秦華攝政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圈禁了自己的父親,作為世家之亂的“主謀”,秦煌被圈禁在武威的秦家府邸,連同他的小兒子秦虻。
於此同時,秦華對那些參與叛亂的世家來了一次大清洗。
雖然沒有殺得血流成河,但是光斬首之人就有近千,流放邊境的更是不計其數。
秦華的麾下的世家勢力十去其八,他們再也無法左右秦華所做出的決策。
本來這種大規模清洗世家勢力的行為必然回遭到天下世家的抵製,不過現在有了謀逆的名義,秦華做起這事名正言順。
這事做完之後,秦華給各大勢力送去了皇帝的詔書,要求他們臣服。
秦華當然沒有想過這些人會直接選擇投降,他隻是為日後的討伐埋下伏筆。
等到秦華將新獲得的數州消化之後,他就可以根據這次的詔書選擇自己要討伐的對象。
不尊王命基本就能直接定義謀逆造反,還有什麼比這條更能作為討伐的名義的。
不過讓秦華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派出使者的居然是曹操。
曹操不但表示願意臣服,還自請辭去大將軍之位,自貶青州牧,隻想保留青州一地。
對於曹操的奏書,秦華有些舉棋不定,到底要不要一舉拿下曹操。
現在所剩下的諸侯不多,但是要說最讓秦華忌憚的那無疑就是曹操了。
如果現在討伐曹操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直接剿滅曹操勢力,剩下的隻需隻需慢慢剿滅就行。
但是也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剿滅曹操的時候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於此同時,其他諸侯組成聯軍前來攻打自己,那樣的話就算勝利了,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是秦華所不能接受的。
他並不隻是想單純的統一天下,如果因為這些大戰導致漢人人口劇減,那往後再出現五胡亂花可是都要算在秦華的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