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娘。”
“娘已經打了漿糊,幫你把碎布糊了,也曬幹了,雖然不多,但給大河做一雙鞋子還是夠的。”
古代做些,用小麥粉打漿糊,將家裏破舊衣裳撕成一塊一塊的,再用漿糊糊到一起,曬幹後,做鞋底和鞋麵內裏用。
做鞋麵容易,可手工納鞋底就難多了,不僅費時費力,還傷手,完全沒有做衣裳來得簡單。可再難,也得做不是。
喬氏和秦大河走後,餘米兒加緊時間,準備先幫秦大河把另一套夏裝做好了,再抓緊時間給秦大河做雙鞋子,不能老讓秦大河穿草鞋不是。
等到喬氏和秦大河回來的時候,餘米兒給秦大河做的夏裝已經做好了。
“大河,去陪你叔叔聊天去,嫂嫂這就去做晌飯。”
聽喬氏說話那歡快的樣子,就知道事情很順利。
“不用你幫忙,我一個人就成,你趕緊去給大河做鞋子。”
餘米兒要幫忙喬氏一起做飯,卻被喬氏退出了廚房,“你村長奶奶答應了,說明天是個不錯的日子,她明天就還會拿著大河的庚帖上門說親。”
“看你高興的樣子就知道事成了。”
餘米兒被推進屋裏,喬氏回廚房,沒辦法,隻好準備給大河做鞋子。
這裏的男人,穿的不是矮幫布鞋,都是到小腿的矮靴,做鞋先納鞋底,一雙鞋底快手得要兩三天才能納好,大河的腳又大,就更費時間了。
先給大腳做了個鞋樣,再把喬氏糊好的硬硬的千層布拿過來,照著樣子一塊塊的剪下來。
好不容易將一雙鞋底剪好,做成半成品,喬氏那麼已經喊吃飯了。
“天熱,白天納鞋底手容易出汗,等晚上天涼快了再納。”
吃好午飯,大河離開後,喬氏跟餘米兒一起做針線活,“先做鞋幫,做好看點。”
“米兒,你說我們要是回去拿我們的東西,你奶奶和你爺爺會給麼?”
喬氏再給餘大慶做衣裳,料子是跟大河衣裳料子一起買的。
他們被趕出來的時候,送過來的東西少得可憐,沒人就送來一套夏天換洗的衣裳,其它,秋衣和冬衣一件沒有,棉被什麼的,就更別提了。
“娘,那些東西咱不要了,以後米兒掙銀子,咱都買新的。”
想要,不是要不回來,隻是餘米兒一眼都不想看到那些人。
“可是,娘的嫁妝,和娘給米兒準備的嫁妝,都在你爺爺奶奶那邊呢!”
喬氏是秀才的女兒,雖然家裏條件一般,可喬氏是家裏的獨女,出嫁的時候爹娘差不多把整個家底給都喬氏帶了過來。
要是真要不回來的話,估計,這輩子,喬氏心裏都不舒坦。
“娘,等爹身體好些了,咱們去看看外婆外公唄!”
餘米兒聽了喬氏的話,丟下鞋底,好看做鞋幫,“等以後,咱們日子好過了,把外婆外公也一起接過來住可好。”
“嗯,好!”喬氏低著頭,做著針線活,紅了眼睛,
“娘怕你外婆知道娘和你的嫁妝沒了,會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