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世界,無盡傳說。
星幻大陸,則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天地剛剛成形,萬物蓬勃生長。便有神靈降世,分萬物之種別,劃而六分世界。一界為始,容天地之源;一界為神,棲神靈之身;一界為魔,煉極惡之魔;一界為人,固世界之基;一界為妖,驅妖怪之所;一界為鬼,記萬物之憶。
可是神分六界,並不是為六界生靈。
大約在一百萬年前,六界進行了一場曠古絕今的神魔之戰。。。。。。
那場大戰中,整個六界殘破了:始界隱,神界崩,鬼界裂,六界壁壘被破,人、魔、妖三界合一。無盡的生靈被堙沒,數不清的“神”與“魔”隕落。
有人說,天上的星星是“魔”的軀體,流星的滑落是“魔”的殤。
可是六界本無魔,何來“神魔”一說。隻因能通天徹地者,與神為敵而誕生了魔。
魔在一百萬年前,他們還有兩個敬稱——帝、仙。
“帝”是種族“人”中的聖賢,被整個種族“人”跪拜信仰;“仙”是種族“妖”中的王者,受萬妖敬重。
“帝”與“仙”,他們都有毀天滅地的偉力,可與天敵,與神戰,因為揮兵執戟逆神而為魔。
遠古一戰,雖天崩地裂,世界殘碎,許多許多的人族聖賢、妖族王者命隕,但最終還是將“神”鎮壓,為六界億萬生靈贏得了萬世光陰。
遠古“神魔之戰”是一場道之戰,也是六界生靈的一場守衛之戰
。
“神”的本源不是源於六界,它是六界之外誕生的生命
。
“神”從降臨之初,它便覬覦六界的天地之源,化一界為神,棲神靈之身,練六界之源。
六界本不是完美的。它需要世間萬物的道,需要億萬生靈的憶,才能成長。直至有一天,成就完美之界。
然而,在遠古,在六界誕生之初,“神”來了。
麵對“神”,不完美的六界就如嬰兒般,毫無反抗之力。因而,“神”侵占了六界,開始飼養世間萬物。。。。。。
六界不會完美,六界裏的生靈便永遠輪回。
“神”竊取了六界的養料——億萬生靈的道。六界開始變得虛弱不堪。
“神”是自私的,它不會在乎六界億萬生靈,更不會在乎六界興衰。它的降臨,隻是將六界當成一種工具,助它攀登更高峰——超越神。
當時間成熟之時,六界之源必將成為“神”超越自己的踏腳石。那時,也必定是六界眾生的滅亡之日。
這一切,於六界眾生而言,似乎毫無希望。
然而,天道難明。“神”的降臨,給六界帶來了災難,也給六界的億萬生靈帶來了完美的契機。
六界不完美,六界裏的生靈便永世輪回。
“神”來了,無數的“帝”與“仙”隕落了。可六界自然成長,“帝”與“仙”是永世不滅的。
“帝”與“仙”證得極陽之靈,極陽之靈又是道之極的體現。而道之極又名天道,被六界篆刻。從此,六界不滅,天道永存。天道存則“帝”、“仙”生。
“神”的降臨打亂了六界的次序。讓“帝”、“仙”找到了通往更高境界的路。
“神”抹滅了“帝”、“仙”的道,六界的億萬生靈都先入為主地認為,“帝”隕落了,他們的極陽之靈也必定被湮滅了。
天道是“帝”、“仙”外在的體現,而極陽之靈則是“帝”、“仙”本身的證明。天道不滅,極陽之靈不散,他們便不死不滅。可那時,“帝”與“仙”卻是的的確確地已是身死道消。
可若是如此,就不會有遠古的那場“神魔之戰”了。
其實,“神魔之戰”同時也被稱為“鬼節之變”。
六界的生靈都有一個常識:當他們身死之時,他們一身的記憶都不會消失,而是以一種特別的形式,被天地收錄,進入鬼界。
記憶的生靈死了,記憶的本身卻有了生的希望。當一段記憶的念強到一定的程度時,這段記憶便獲得了新生。它便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