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可一邊看著,一邊按皇帝的要求,帶領群臣裏麵看。
眾人越看越來氣啊,因為自己的府宅,似乎比不上人家的墓,你說氣不氣?
走到墳墓的入口,大家才發現,外麵富麗堂皇的這些隻是個門樓子,裏麵更加精彩。
三米多高的漢白玉,雕得栩栩如生,還得成排成行。
各種金銀財寶,不是國寶壓根擺不到這裏。
甚至還有兵馬俑,老東西到了地府需要有人服侍。
大家的疑問是,千萬兩白銀,夠嗎?
地上是一處占地極廣的豪宅,地下同樣的恢宏壯觀,到最後連鄭乾都不行,一千萬兩白銀,的確是很難辦到。
萬可說了,我在估算成本的時候,去掉狗賊中飽私囊沒花錢的。
比如這些銅,放在地上看著像河流,包在邊沿不但好看還堅固,要是別人用需要花費百萬兩,但是魏忠賢有權力,他可以從皇陵工程中挪用,一分錢都不用花。
萬可估算的千萬兩,隻是魏忠賢需要掏腰包的部分。
這時候,皇帝可以問一句:大明真的缺錢嗎?
為什麼朝廷過得緊巴巴,某些人卻如此滋潤?
誰都可以回答他的問題,偏偏沒人回答。在大明朝堂上做官,誰不拿權力換點利潤?無非是有人懂得收斂,有人貪得無厭。
鄭乾問:“欽天監在嗎?此處風水如何?”
欽天監的監正是個老外,徐光啟推薦,鄭乾剛剛任命沒幾天,神聖羅馬帝國的湯若望。
老湯懂天文地理,懂各種科學道理,但是不懂風水啊!
無妨,鄭乾早派人來看過,魏忠賢不是傻子,給自己選的是風水寶地,一點不比正在修建的皇陵差。
鄭乾又問:“禮部侍郎楊嗣昌何在?將皇兄安置此處是否妥當?”
楊嗣昌應道:“陵寢所在並無一定之規,太祖皇帝安葬在南京,成祖皇帝安葬在天壽山主峰前,其餘諸帝王均在兩側山下。此處既然是風水寶地,符合帝王規製,各種設施齊全,並無不妥。”
話說到這裏,大臣們已經知道鄭乾的用意,原來他沒打算繼續修建以前的陵園,那六百萬可以省出
來,讓天啟皇帝入駐條件更好的墳墓。
此處雖然名義上屬於魏忠賢,但他一天都沒有用過,算新的,不是二手。至於風水,禮部和欽天監會再次核實。還有環境,附近的碧雲寺可以留下,其餘的陵墓全部遷走,從此這裏是帝王陵園。
隻有個別人提意見,“除太祖皇帝外,大明的曆任帝王都在一起,天啟皇帝安葬此處,是否太孤單了
鄭乾想都沒有,說道:“以前的陵園接近飽和,本就需要換一處位置。皇兄隻是暫時寂寞,待朕駕崩以後,也要安葬此處。不用再修新的陵寢,此處寬敞,我與皇兄一人一間,還能剩下不少位置。”
眾官員愕然,皇帝的表態讓他們沒法反對。故而勸皇帝,莫要妄言,什麼“駕崩”之類的詞彙,不能隨便說,太不吉利了。
又有人問:“那德陵怎麼辦,已經修了好幾年,耗費那麼多的錢糧。”
鄭乾撇撇嘴,什麼德陵,以後這裏才是德陵。以前那個先停工吧,既然認準是一支下跌的股票,不如主動放棄,千萬不要繼續加注想抄底。
鄭乾利用半天的時間,說服大臣認可此事。接下來的半天,他準備帶著索菲亞,還有偽裝成普通士兵的田秀英和袁夢荷,夫妻四人逛碧雲寺,爬爬山,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