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趙卓軍考上了清大,不說勝利公社,在整個雲縣都是獨一份,報紙上登了,縣裏也有領導來過,話裏話外誇讚黑蛋,說他為縣裏爭光,年少有為,未來可期。
對於考上清大這件事,趙卓軍沒有絲毫自傲,還是依照著平常的作息,五點起床讀英語,六點跑步,六點半吃早飯,趙東林對此非常滿意,覺得兒子不驕不躁,有這樣的性格,這輩子不用為他擔心了。
“黑蛋考大學了,這是咱家這麼些年最大的喜事,我覺著咱家得擺個酒慶祝一下。”
佳慧沒想到,家裏最先提出慶祝的竟然是一向節省的張巧兒,不過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考上清大就是光宗耀祖,那可是全國最好的大學,她的自豪感喜悅感無法抑製,想熱鬧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辦,是該大辦,在村裏擺上三天流水席,哥,嫂子,這錢我這個做叔叔的出,就當是給大侄子考大學的禮物。”
趙東河畢業後先是做了點小生意,後來又跟朋友合夥承包了一個煤礦,這幾年賺了不少,年初又在省城做起了商貿。
如今他已經有了大老板的樣子,腰上別個BB機,BB機時不時響兩聲,他拿起來看看,著急的就回個電話,不著急的就放著不理。佳慧每次見到總能想象出東河戴著墨鏡,拿著皮包,手裏拿著大哥大的樣子。
“那可好,你這個當叔叔的,給侄子花些錢也是應當的。”
一家人從縣裏回村,當真擺了三天流水席,雞鴨魚肉敞開了吃。
“東河,你現在是大老板了,不能光顧著自個兒發財,得帶帶咱麼村裏的後生。”
村長丁槐山跟趙東河一塊兒抽煙嘮嗑,趙家兄弟兩個一個在縣裏做官,一個在省城做生意,除了逢年過節,很少回村裏,村長這是逮著空兒拉“好處”。
村裏早幾年就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製,地裏活兒不多,除了農忙,平常時候沒多少事,村裏的後生們也想出去找事做,可工廠進不去,其他的又沒有門路,東河畢竟在省城混的,村長就像讓東河給村裏的後生找找門路。
東河聽懂了村長的意思,他在腦子裏過了一遍,覺得幫個忙也沒什麼,不管怎麼說,村長對他們家一直是不差的。
“行,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承包了一個工程,那裏缺幾個人,槐山叔,你找幾個老實能幹的後生,過兩天跟我去省城。”
丁槐山沒想到東河這就給了準話,心裏既高興又滿意。
“行啊東河,你這樣才是做大事的樣子,你放心,叔給你找的絕對是咱們隊上最能幹的後生。”
東河吐了口煙圈笑了,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神采,這是早些年沒有的。
時間很快到了八月中,黑蛋要去學校報道了,孩子第一次出遠門,沒人放心,趙東林政府有事抽不開身,佳慧決定送黑蛋去首都。
她是做翻譯工作的,跟著省裏的領導經常有出差的任務,還出了幾次國,去首都一趟家裏人都是放心的。
開學前,佳慧給趙卓軍準備行李,吃的用的穿的,樣樣都是精心挑選,最後兩個箱子都放不下。
“媽,不用帶這麼多,簡單點就行了。”
最緊要的床單被罩學校裏買就行,剩下的就是幾套換洗衣服,還有他這麼多年的學習筆記,其他的,趙卓軍認為並不重要,他是去學習的,不是去郊遊,沒必要太講究吃穿。
但他心裏又特別感動,這就是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點點關愛。
“你離得遠,我們也不能常去看你,這幾罐醬肯定要帶,我特意給你做的。”
佳慧做了辣醬、牛肉醬跟花生醬,不管吃飯吃麵還是吃饅頭,搭配起來都挺好,還有她做的牛肉幹,卓軍從小到大都愛吃的,這次她特意多做了幾斤,帶過去分給其他同學,也算是一種交際手腕。
她把這些道理一樣樣說給卓軍聽,盡管他已經不是小孩子,很多道理都懂得,但他還是認認真真聽著。
進京前一天晚上,趙東林到黑蛋房裏,給了他一本《資治通鑒》,扉頁上寫著主席的那句名言,“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原話是,“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從小到大你都沒有讓我失望過,不管是學習也好,為人處世也好,我一直都為你感到自豪。”
這句話直接讓卓軍紅了眼眶,十七歲的他,已經長成青年,個子高挑,背脊挺直,眼神清澈堅毅中帶著一絲青年人的無畏和對未來的憧憬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