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210|H:140|A:C|U:6.jpg]]]
孟玲,出生於東林省黃吳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爸爸孟長龍是電焊工,媽媽王玉芳是鍋爐工。她倆都是南方人,他們都是在20歲上下的時候來的黃吳。黃吳市位於祖國的北端,冬天很冷,夏天很涼爽。孟玲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毛紅曾經形容,“五六十年代的黃吳市就是一篇荒草甸子,什麼都沒有。冬天的雪都能沒到膝蓋那麼深,天最冷的時候,擤鼻涕還沒擤完就凍住了。”外省乃至本省其他市縣的居民提起黃吳,都說,黃吳的人有錢啊,相當的有錢呐!其實,他們不知道,黃吳市用了多長時間,多少代人的無私付出才有的今天。對於這一點,孟玲最有發言權,媽媽王玉芳對她說過,爺爺孟水正生前就是黃吳市的全國勞動模範,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都很照顧。孟水正曾經有很多次機會把孟長龍從農村掉過來,辦上城市戶口,安排輕鬆的工作。可是,孟水正是老革命,他有自己的原則,每次有這樣的好機會,他都先讓給其他同事,以至於孟長龍很晚才來到黃吳,還是自己找的工作,進了一個效益不好的廠子,當了一個普通工人,每天都很辛苦,掙的還很少。所以孟長龍年輕的時候,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甚至於孟水正意外身亡的時候,他都忍著沒有哭出來。在工作崗位上,孟水正總是把安全的位置讓給別人,自己卻因受工傷永遠的離開了家人。孟玲總覺得自己是見過爺爺孟水正的,但是王玉芳告訴她,孟水正是七十年代過世的。而她是八十年代生的,自然,她是不可能見過爺爺的。但是,在她內心深處,她喜歡她的爺爺,因為爺爺是個有原則的人,爺爺是個高尚的人。雖然爺爺沒給孟玲留下什麼物質財富,但是,孟玲還是愛他。原因略去吧。。。。。
孟玲的家庭成員除了爸爸媽媽外,還有奶奶陳桂英和繼爺爺劉靖奇(繼爺爺什麼意思,這個不用解釋哈)。話說陳桂英生了四個孩子,孟長龍是老大,老二孟長江,老三孟長麗和老四孟長貴。當時孟水正在黃吳上班,陳桂英則在農村照看孩子,每月收到老公三十多塊的生活費,過的也是吃香喝辣的生活。直到68年過年,孟水正才將家裏老婆接到黃吳。此時,大兒子孟長龍已經能獨當一麵,由他帶著弟弟妹妹在農村,孟水正很放心。同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看著已到婚齡的大兒子,孟水正很是著急。隔年,那是70年過年的時候,孟水正從黃吳回鄉探親,在趕集市的時候,遇到一個膚白如雪,乖巧可愛的小姑娘,想到大兒子長龍尚未婚配,便與熟人打聽那姑娘姓甚名誰,家住何處。第二天,孟水正便找到王家。王玉芳的爸爸王義常是鎮上生產小隊的隊長,大女兒的婚事,他還是很尊重女兒的意思的。孟水正便直接問玉芳願不願意到黃吳市生活,並拿了大兒子孟長龍照片給玉芳看。玉芳從小就對大城市有著美好的憧憬,看著孟長龍也算英俊,她便芳心寸動,同意了婚事。見女兒玉芳同意了,父親王義常也覺得是一件好事。好酒好菜招待孟水正,兩人大醉一場,便將兒女婚事訂下。由於去黃吳的路程遙遠,經過兩家商量後,王義常也就同意讓陳桂英來接玉芬去黃吳,到黃吳再與與長龍登記。這在70年的時候,也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了。71年年初,孟長龍先帶著弟妹們到黃吳,投奔父母落下戶口。同時,父親並不幫他落實工作。他隻好打些零工,攢錢娶媳婦。1972年年5月,陳桂英才在丈夫的催促下回鄉下接兒媳婦。到黃吳以後,王玉芳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勞動,侍候公婆。但是婆婆始終不提給他們結婚的事。小兩口心裏著實著急。其實陳桂英看上了隔壁林家的女兒。開始嫌棄玉芬是從農村出來的。勸兒子把玉芬送回去。無巧不成書,這次勸說被玉芬無意中聽到了。就聽到,當時長龍急了,“媽,你要送你送,我可不送。這算什麼事啊。”此事就擱置下來了。當孟長龍攢好錢要結婚的時候,孟水正突然因公去世。陳桂英就改嫁紅方區解放小區派出所退休副所長劉靖奇。孟長江,孟長麗和孟長貴被陳桂英留給孟長龍和王玉芳,夫妻倆有苦說不出,隻得一把屎一把尿把弟妹們一個一個拉扯大。從上學,找工作到結婚,孟長龍夫婦既當爹又當媽,為三個弟弟妹妹操碎了心。王玉芳更是委屈,她雖然出生在農村,但,父嚴母慈,兄弟姐妹相敬如賓。自從和孟長龍結婚以來卻吃了不知多少苦。每每想到這些,後悔萬分,卻無處訴說。玉芬是家中的老大,接下來分別是二弟王國強、二妹王玉蓮,三妹王玉春,四妹王玉蘭,五妹王玉麗和一個小弟弟王國剛。幾個弟弟妹妹在家中務農,玉玉芳有不忍,就以照顧孟玲為名,將三妹玉春接到黃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