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統一】(2 / 2)

可你要知道,嚴白虎可是早已經將騎兵係的技巧研究到了滿級,無論是在行動力、攻擊力,還是在防禦力上,都是要比馬騰的騎兵更強。

尤其是第一點,也就是在行動力上的優勢,是讓嚴白虎占了很多的便宜,其部下的呂布等人,是一直在追擊馬騰的部隊,且是邊追邊打。

而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馬騰返回到威武城境內,才有所轉變,因為,到了此處,他卻是不得不調頭進行防禦,以防止嚴白虎的部隊直接殺入其領地內。

可到了這個時候,他還能防得住?就算頂住了這第一波攻勢,之後他又能堅持多久呢?

沒有懸念,於265年4月之初旬,嚴白虎挺進了威武,也是在同一個月內,快速的將威武城攻破。

至此,嚴白虎終於是一統雍、涼二州,也就一統長江以北的所有城池,在真正意義上,掌控了半壁江山。

而在這裏,有一件事是不得不說,那就是,在嚴白虎攻破長安城之後,他是得到了一個可以直接“稱帝”的機會。

對此,嚴白虎其實是並不陌生,因為他在遊戲中是遇到過好多次了,隻要是占領長安城,也就控製了那個傀儡皇帝,他也就有了選擇“廢帝”,或者是“擁立”的權力。

當然了,不管“廢帝”還是“擁立”,都隻是一種形勢,那個皇帝也依然還是一個傀儡,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權力。

而與遊戲中稍微有所不用的是,作為玩家的嚴白虎,他是並不需要立即決出決定,也就是說,他是可以暫時將此事擱置,等到之後再來處理。

事實上,嚴白虎也就是這麼做的,其原因麼,主要就在於“相性”。

更為具體一些的來講,在“相性”所包含的所有內容中,有一個傾向是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那就是關於是否“擁漢”。

毫無疑問,嚴白虎的傾向,肯定是“無視漢帝”的,且他身附係統任務,將來必然是要稱帝的,可現在大業未成,如果就直接稱帝的話,必然會刺激到一大批“擁護漢帝”的人才。

甚至於,有的“擁漢”信念十分強烈的人才,可能就會直接選擇叛變,或者是自殺。

關鍵的是,這大漢四百年,已經是深入人心,尤其是對於那些出自大家族的人才來說,他們的相性,可基本上都是傾向於“擁護漢帝”的。

如此一來,為了穩住他們,嚴白虎也不得不在這件事上小心行事。

而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荀和曹操。

其中,荀便是一位出自大家族的頂級人才,其“擁漢”之心,那是人盡皆知,而且是非常的堅定。

曹操呢?沒有懸念,作為一個極有野心的梟雄,他怎麼可能會不想坐上那個寶座?

而為了安撫荀,以及與之有類似觀念的人,自始至終,曹操都是在克製自己的欲念,雖然早已經是獨攬大權,但卻隻是先行封了丞相,後來又自封了“魏王”,卻終究還是沒有跨過那一步。

可即便是如此,看到曹操越來越“放肆”,到後來,已經是絲毫不顧及漢帝尊嚴,這是荀無法接受,多次勸諫,以至於他們之間是出現了不可協調的矛盾。

最後,荀也是因此鬱鬱而終。

而嚴白虎自然是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至少在其完成大業之前,他是不想僅僅因為一個稱謂,造成諸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他才會將此事暫時擱置。

此外,在嚴白虎征伐雍涼二州期間,劉備也果真是率軍前來攻伐漢中。

可好在,當初在謀劃的時候,陳登便是十分具有預見性的指出了這一點,也讓嚴白虎提前做好的防禦的準備。

而眼看沒有偷襲成功,劉備到是十分果斷,立即就選擇了撤退,也徒費了諸多的精力和時間。

至於孫堅的話,嚴白虎到是小看了他的膽量,也就在他選擇主動撤出壽春之後,孫堅便是立即派兵前來試探。

但見嚴白虎果真退去,孫堅是直接占領了壽春城。

當然,在那個時候,孫堅大概也隻不過是想占點便宜而已,並沒有想過,要長期駐紮於此,更沒有料到,之後會在此地,與嚴白虎一決死戰。

而對於壽春城,嚴白虎當時也並未太過在意,按照他們的想法,到時候隻要主力部隊回防,那麼,便是可以輕鬆將其收回。

可結果麼,也是大大出乎了嚴白虎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