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父子文(五)(3 / 3)

粉荷她們幾個開始聽宮中傳言玉昭儀和五皇子都已經失寵了,著實擔憂了一陣子,後來見玉潔慢悠悠的毫不在意的樣子,而宮裏麵待遇一如往昔。

而且她們也發現了,陛下有時會趁著深夜出現在這宮殿裏,偷偷的看著五皇子,但卻從未去娘娘那裏過。

粉荷也曾向玉潔稟報過,玉潔隻是輕描淡寫的一句:“隨他去吧!”就沒了下文了。

慢慢的他們也發現了,陛下看著五皇子的眼神根本不是一個父親看孩子的眼神,那眼神讓人毛骨悚然,越來越露骨。

粉荷他們也開始慢慢的不再為玉潔失寵的事情著急了,開玩笑,爭這樣一個男人的寵,想想都讓人作嘔,娘娘這樣一個鍾靈毓秀的通透人兒做這樣的事,豈不是醃臢了她。

阿彌陀佛!不要怪她們想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她們現在可都是抱著娘娘的大腿呢!

粉荷胡思亂想了半天,書房裏才傳來五皇子稚嫩的聲音。“你把東西放在那裏吧,替我謝謝母妃!我還要繼續看書!”

“是!奴婢告退!”粉荷聽著五皇子有些語無倫次的回答,在心裏直翻白眼,嘴裏卻平靜的應聲,目不斜視的躬身退了出去。

玉潔看到粉荷一直保持著平靜的神情出了東殿,直直的回到她自己的房中,梳洗後,上床睡了。

玉潔看到宇文澈的暗衛一直跟著粉荷,直到她睡下後才離開。

就知道那個男人不可能真的這麼自信,敢獨身一人到處亂逛的。

接下來就是玉潔關心的地方了,宇文澈被粉荷的突然出現減了興致,揉著自己被宇文煙撞的通紅的下巴,大著舌頭含糊不清的說道,“今天就先教到這裏吧,天色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宇文澈沒有等宇文煙的回答,轉身匆匆的離去。

玉潔等神識緊緊地跟著一身侍衛服的宇文澈,看他轉進了園中的一處假山,停下四處凝神的聽了一會,才矮身進了密道,消失在假山中。

果然,欲求不滿的男人在偷偷回到自己的地盤,發現自己卻進不了自己的房間,怒氣就像火山一般的爆發了出來。

玉潔看到他在那裏又是扯,又是砸的瘋了半天,才喘著粗氣,怒氣衝衝的從另一個出口出來,這個時候,天已經大亮了,宮中的人都已經起來了。

宇文澈一夜未睡,又懷著一肚子的火氣從密道出來,正碰上出來散步的嬪妃,一時之間將大家唬了一跳,又是一陣子人仰馬翻的。

當幾個嬪妃定神過後,俯身向宇文澈請安的時候,眼神還不時的停留在宇文澈皺巴巴的侍衛服上,心裏都在暗暗猜測,這位一晚都做什麼去了?

心煩意亂的宇文澈被這些詭異的眼神弄得都快發了瘋,強忍著快要爆發的怒氣,揮手讓這些女人散了,快步流星的繞回了宮殿,一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偷偷的用眼神偷瞄著他。

宇文澈這時就算是想要重新找到密道潛回去也來不及了。

宇文澈夜不歸宿,身著侍衛服在宮裏晃了一夜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內廷,就在大家紛紛猜測皇帝一晚上都幹嘛去了的時候,宇文澈正頭痛的坐在朝堂上,麵無表情的聽著底下大臣們一個個口沫橫飛的彈劾自己昨晚的荒唐行徑。

“……故微臣竊以為,陛下此舉實為不智之舉。君有君儀,豈可輕慢!”張丞相無視宇文澈堪比鍋盔底灰的臉色,捋著發白的胡須,淡定的為自己長達萬言的諫論做了總結,總的來說,就是君王不可為了閨房之樂忽視了自己做為君王的威儀,甚至誤了早朝的時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君不成君,大晉危矣!

“對於張愛卿所奏,朕以為有些危言聳聽了,朕不過是為了行事方便,一時而為罷了!”宇文澈坐在高位,滿臉僵硬的為自己辯護道。

“陛下不可如此輕率!有什麼樣的事情需要陛下喬裝簡行?”張丞相就差指著宇文澈的鼻子質問了,你丫的,深更半夜的不摟著妃子睡覺,不批奏折,裝成侍衛,鬼鬼祟祟的在禦花園裏作什麼死?

不要告訴他這隻是為了看月亮,或是捉那個妃子的奸!

宇文澈被大臣們擠兌的說不出話來,鐵青著臉,聽著底下大臣們個個附和著張丞相的話。

“夠了。朕想如何做是朕的自由,各位愛卿還是要多分些心思在國事上比較好,比如,前方戰線的趙將軍受傷要回京修養,這要派誰去接替他!”宇文澈鬆開握的有些發疼的手,眯著眼睛,看著大臣們,緩緩吐氣道。

大臣們被皇帝的話說的各個地縮起了脖子,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被派到前線,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已經和眼前的這個皇帝相處了十幾年的大臣們都知道,這是個皇帝是個猜疑心極為嚴重的,如果這場仗打勝了,皇帝會絕不留情的為了收回兵權,編造莫須有的罪名,栽贓陷害。

但若是打輸了這場戰爭,怎麼下場毫無疑問會更慘!

隻有世襲的安國公,無法推諉,隻能硬著頭皮的帶兵上了戰場,可是君不見,皇帝還是讓人家的女兒進宮做了人質,不僅如此,還讓趙雲昇所有的家人包括同樣能征善戰的兩個兒子都留了在京裏。

就這樣,一輩子都在打仗的趙雲昇這次聽說被人故意挖坑,差點喪命在了戰場上!

宇文澈看到自己一開始個個還和打了雞血的大臣們轉眼間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變得鴉雀無聲,各個開始打哈哈,剛剛還異口同聲的聲討自己,轉眼間就涇渭分明的開始互相攻訐,推諉。

宇文澈覺得自己一晚沒有睡的頭又開始隱隱作痛起來了。“好了,不要在吵了!你們這些拿著國家俸祿的大臣們,在國家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卻在這裏扯皮,不覺得羞愧嗎?”

“陛下!臣舉薦安國公之子趙又廷。由他來接替受傷的安國公是最為合適的。”被逼無奈的兵部尚書在大家如利劍似的眼神的威逼下站了出來,硬著頭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