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綁架全世界(1 / 2)

唐人悍然出兵奪取了未來將要挖掘通航的蘇伊士運河沿岸以及西奈半島沿線的土地,以及紅海之上的諸多島嶼,更有非洲之角東部孤島索科特拉島。在之後的談判以及條約簽訂之下,唐人再度增兵一萬,常駐各地。同時,在後世塞得港位置上開始大肆修建一座嶄新的港口城市。同時,大批的建築用料以及相關的建築師人才紛紛跨海來到埃及的土地。

不,或者說目前這些土地,已經屬於唐人了。法蒂瑪王朝的求和以及不作為的態度,卻激發了內部的矛盾與不滿。麵對國土被侵占,且因為唐人占領的一部分土地,導致諾達的法蒂瑪王朝疆土被一分為二。東西兩部,從事實與根本上,做到了政令不通。從此,法蒂瑪王朝如若要對東部廣闊的中東地區實施政令,必須要走海路傳達。陸路上因為唐人的隔斷,早已將法蒂瑪王朝肢解,這個王朝的滅亡也開始正式進入倒計時的階段。

參與蘇伊士運河修築的國家,各自緊緊的跟隨著唐人的腳步,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封建領主,共同聚集了龐大的資金與人力,參與蘇伊士運河的修築工作。他們在臨近的法蒂瑪王朝招募工人,同時,唐人對於修建河渠有著獨到經驗的工程師,也來到了北非埃及,開始沿路勘測運河修建的路線。最終,工程師們敲定同時從三段進行挖掘運河的工程,一段由後世的塞得港地區施工挖掘,一段由中部的伊斯梅利亞挖掘,溝通包括大苦湖在內的眾多大小湖泊,最後一段從大苦湖的南端進行修建,直至溝通紅海為止。

計劃敲定之後,唐國上下開始調集物資,同時號召多國將國內的罪犯,奴隸等等全部拉往埃及修築運河。同時,又從法蒂瑪王朝本土陸續招募了十幾萬工人,不過,一分錢都不給,唐人以及各國隻負責提供食物。同樣,這也是當初在條約中逼迫法蒂瑪王朝後的結果。而各國運送的資金,多是被唐人就地在國內采購糧食等物,用於消耗各地早已堆積數年之久的陳糧,也是為了刺激國內的農業。隨著海外貿易的高度發達,以及海外貿易的暴利行業,導致如今唐國境內的農業發展,越來越不被人民所看好。有太多的人選擇經商,或者從事其它的行業。

但是,深知農業是一國之本的唐國上下,多次想要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麵。但是效果微乎其微,源自於國內農業的發達,以及糧食產量的提高,各地穀倉早已堆滿糧食。糧食的價格也是一降再降,而且唐國全境水係河道發達,各種流速快水深的大河,足足有九條之多,而各種支流河道更是不知凡幾。水係的發達,也讓初始的時候,唐國全境頻頻爆發水患,經過了數十年的不懈整理修築河渠,才有了今日的盛景。

不過,隨著唐國轉向海外貿易,並且隨著他們的物資與商品像著多元化進入,越來越多的商品銷往海外。而海外的商品也隨著一艘艘的商船返回國內,再加上農業的高度發達,每年爆滿的糧食。以及商業的繁榮與暴利,致使越來越多的人口想要從事商業活動。

經過唐人的調查,國內的許多良田耕地早已處於半荒廢的狀態。如今,隨著修建蘇伊士運河的熱烈東風,以及各國政府想要參與分羹的氣氛,唐人君臣決定將供給運河工人的糧食物資,統一從國內采購。一來解決各地穀倉堆積了數年之久的陳糧,一來再度刺激下國內的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