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大維曾先後獲得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職銜,實為羅馬皇帝。為加強統治,對軍隊進行改革,實行雇傭兵製度;建立禁衛軍,駐守羅馬和意大利。對外繼續擴張,向西完成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他善於審時度勢、進退有節,處事機智果斷、謹慎穩健。他所采取的一係列順乎形勢的內外政策,開創了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麵,為帝國初期的繁榮打下基礎。
他雖然先後完成了一係列的擴張與征服活動,但是當他望著地中海時,卻發現仍然還有一塊土地沒有納入羅馬的統治下。
在最初的時候,羅馬的國力雖然在對外擴張與兼並的過程之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礙於前車之鑒,當時的羅馬並未有過征服地中海的古老古國圖特赫姆的意圖。而現在,羅馬先後消滅了一係列的敵人,將自身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地步,並且在先後的內戰之中,鞏固了權力。全力的支持,對外擴張政策。羅馬的國勢以及武功之強盛,令人望而生畏。
而屋大維,更是從屍山血海之中殺將出來的統帥,雖然是軍人,但他同時也會一位政治家。他的征服欲望,並未隨著羅馬的穩定以及自身的權勢而停止。當他環視羅馬的疆域後,才發現一直被羅馬所忽視的土地,還未完成征服。再加上這塊古老的文明誕生之地,從古至今,有過太多太多的傳說。以及曆史上,那麼赫赫有名的君主,都曾想過征服這裏,然而那一位位雄才大略,英勇善戰的君主,卻在這個小小的島嶼前折戟沉沙,含恨止步。
無論是古埃及時期的拉美西斯,希臘的城邦聯軍,海上民族的試圖入侵,亞曆山大的征服以及隨後的繼業者塞琉古與托勒密,都試圖征服這裏。然而,這些一個個在人類曆史雄才大略的偉大人類。在麵對這個一隅之地的小小島國,卻逐一含恨。令這裏,一時間籠罩上不可征服的標簽與色彩。而現今的屋大維,他認為他所統治下的羅馬,遠超曆史上的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度。
處於羅馬統治下的人民,多達幾千萬,羅馬可以輕而易舉的動員起一支超過十萬規模的軍隊。整個地中海如今都已成為了羅馬的澡盆子,而區區一個人口幾百萬的島國,又怎麼可能阻擋得了羅馬的腳步?即便他在曆史上看見了太多關於這個古老王朝的記載與描述,但是這些根本難以阻擋,或者說這些他所以為的東西,都隻不過是失敗者為自己找的借口以及遮羞布。
於是,在對外征服逐漸結束以後,羅馬的國勢呈現出蒸蒸日上,一派繁榮和平的時候。屋大維的命令下達了,他命令自己麾下的將軍提比略,率領近乎四百艘的艦船,搭乘著三萬多人的軍隊出擊。準備,一舉蕩平圖特赫姆王朝的海軍部隊,在那以後,源源不斷,驍勇善戰的羅馬軍隊便會登陸上這個島國。從而一舉完成先人為盡的偉業,徹底的奠定羅馬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