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鎮南王偏偏這樣做了。
就算這位大爺一意孤行,但他的兒子呢?孫子呢?曆代鎮南王為什麼都默許了棺槨葬在這裏?不迷信?不忌諱?不害怕?
除非,這座城池裏藏著極為重要的秘密。
想到這裏,葉顧懷眉頭微皺。
他在《中州》遊戲裏的時候,雖然在西南地區逛過一兩次,卻從沒到過鎮南王陵。所以他不清楚,遊戲裏的《中州》究竟隻是一處陵墓,還是像現在這樣,另藏玄機。
但薑夷歌肯定是清楚的。
既然如此,陸昭是否知情?
葉顧懷將這一疑問壓在心底,目光移向北方。
想要人工製造河流,必須本身就有河流或者大湖作為根基,如果他的判斷沒錯,此地在千年之前曾經是人類的聚居地,那就代表著此地原本就該有一套完整的排水係統,包括但不限於排水、蓄水乃至供水等功能。
這就是曆代皇宮旁邊,幾乎都有知名池子的原因。
漢代的太液池,唐代的昆明池等“天然形成+人工開鑿”出來,溝通周邊河流,但在史書上多半以皇家遊樂場出現的池子,最主要的功能其實是蓄水之用。平常灌溉周邊的農田當然了,常年被滋潤灌溉,最為肥沃的土地,全都是皇莊;缺水的時候則直接從中取水,決不至於受渴水之苦。
毫無疑問,這些功能,全都是服務於達官貴人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享受不到。
那麼問題就來了。
第一,這個城池肯定建於虞王朝立國之前,但以當時的文化和生產力,真有這麼完善的技術嗎?
要知道,哪怕是經過“天女”改良了許多東西的現在,像這種修建大型蓄水、排水工程的技術,也隻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裏,何況是千年之前?
第二,這種大型蓄水池,一般都在皇城的西麵或者北麵,因為古典建築講究得是“坐北朝南”,這也就代表南麵一般都是居民生活區。而城池東方,講究青龍之氣,一般都是以山為憑,而不是挖個大池子破壞所謂的“龍氣”“龍脈”。
換句話說,鎮南王陵雖然占據了這個廢棄的城池,但他們壓根沒管其他的居民區、貿易區等,直接就把陵墓立在了王公貴族所住……那個時代應該叫族長、祭司所住的地方。
如此舉動,很難令葉顧懷不去懷疑,這群家夥是不是一直想找什麼東西,才身體力行地告訴了所有人,什麼叫做“掘地三尺”。
哦,不,應該是三百尺。
又或者,曆代鎮南王之所以這麼做,是想鎮壓什麼東西?
想到這裏,葉顧懷戳了戳和靜蘭,非常誠心地問:“你運氣怎麼樣?”
“不怎麼樣。”
“行吧,那就祈禱我們的運氣不要被我連累,一路滑落到負無窮。”葉顧懷真誠地說,“我覺得高武定位就挺好,不希望涉及神神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