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各五公裏。我要打造的是一條綠色長廊。”胡楊淡然說道。

孟月頓時無語,各五公裏,那就是總寬度達到十公裏之多,兩條鐵路周圍那得多少樹,得用多少人種?

不過胡楊既然要做,他就去做計劃,準備執行。

這個計劃很快交給執法者,連執法者都給嚇了一跳,隻是這兩側十公裏的綠林就比鐵路的投入都大了。

“我們隻有一個要求,鐵路兩側的綠林,我們需要擁有所有權。”孟月當然不肯白白送掉這麼多的綠林。

執法者很幹脆的答應下來,人家幫忙捐資修築鐵路已經不要錢了,這些綠林本就是為了防護風沙而栽種,人家要求有所有權,有收益,也是正常的。

拿到沿途的所有綠林所有權,孟月在沿途設立了十幾個果酒廠和果類加工企業,包括還有數量巨大的林場和木材廠的規劃。

這些綠樹,孟月絕不可能浪費,其中相當一部分,他是要做成果酒和果類深加工的製品。木材更不能浪費。

這都是可以再生的資源,綠色資源。

一旦發展起來,能帶動兩側經濟的長久發展。

不過也隻有胡楊有這樣的能力,別的不說,隻是這植樹造林的基礎就要耗費多少?

可到了這種程度的企業,已經不需要在乎短期的利益,而是要著眼於長久的發展。

一旦這些樹林起來,那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而此刻,被胡祖源安排來這裏打聽消息的人傻眼了:捐贈兩條鐵路,還要種植鐵路兩側十公裏深度的林業帶!

這個消息很容易打聽,甚至不需要打聽,因為這個消息是公開的。

不過……這特麼是瘋了吧?

這得多少錢啊?

但是這都不關他的事情,他要做的隻是把情報傳遞回去。

他的情報傳遞回去,並沒有什麼用處,因為胡振天他們已經得到了消息。

網上把這個事情宣傳的沸沸揚揚,而且第一批資金已經開始調撥,首期總共五百億的資金已經到位。

胡振天的臉都黑了,投資……哦,不,是捐資鐵路,這得好幾年的時間,都看不到一分錢的收益的,隻能依靠將來的商業圈發展起來之後回血。

甚至,在一些商人眼裏,這錢根本就是打水漂。

至於修煉鐵路兩側總共十公裏寬度的防護林,更是讓他們傻眼。

“我們怎麼辦?”葉長曉看向了胡振天。

胡振天猶豫了,這怎麼插手?

難道學著胡楊一樣幹?

機會倒是有,西北地區正在大規模的投建基礎建設,還有幾條鐵路資金不到位,可能會出現極大的延誤。

如果有人願意捐助,那是最好的,能加速西北地區的交通改善和經濟發展。

可這一招學的來嗎?

胡振天猶豫不決。

其他人都看向了胡振天,這個時候,裏約走進了會議室,大咧咧的往主位上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