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站在場邊的木蘭已經給出了胡山的犯規數據,他在短短十多分鍾的上場時間內已經累計犯規了四次。也就是說,隻要他再犯規一次,就要被罰下場了。直到此時大家才明白過來,為什麼袁小浪一上場就會和並不是對位關係的胡山卯上勁兒了。
原來袁小浪早就發現,胡山一上場,二、三年級聯隊的進攻就變得異常流暢,無論是在高位做支點,掩護隊友得分,還是在低位要球單打戴樂,他幾乎都很得心應手。胡山就是整個球隊進攻的核心,一切戰術都是從他那裏發起的,隻不過終結進攻的人不一樣罷了。
隻要胡山被罰下,二、三年級聯隊的進攻就會受到影響,到時候再憑借自己的個人能力瘋狂得分,此消彼長一年級新生才有可能逆轉比賽取得勝利,這就是袁小浪的終極目標——當然剛剛和胡山一對一的單挑,已經讓他漸漸地失去了興趣。
但是同樣身為攻擊手的米勒,他閱讀比賽的能力就比袁小浪差了一截,雖然論得分能力,他可能也算得上是一個天才球員,但論球場上的運籌帷幄並最終取得勝利,米勒還是差了一些。
袁小浪再次站在了罰球線上,隻見他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球投了出去。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
兩罰兩中,比分來到了31-47,隻差16分了,距離全場結束的時間還有不到9分鍾。
可能是被袁小浪這種玩命造犯規的進攻打亂了節奏,之後的二、三年級聯隊在防守強度上明顯下降了一大截,由於身背4次犯規,胡山在進攻中也變得有些畏手畏腳。趁著這個機會,米勒在接到晁揚的傳球之後,弧頂外果斷出手,連續命中了幾個漂亮的三分球。一年級新生隊漸漸將分差縮小到了11分,比分很快變為42-53。
另一邊,胡山也著實為自己當前的表現感到惱火,但他也沒有辦法,自己現在已經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終於在一次防守中,戴樂搶先站穩了腳跟造成了胡山的進攻犯規,讓這位二、三年級聯隊的進攻核心被罰下場。
就在胡山退場的時候,一年級的新生們爆發出了一陣歡快的吼聲,這回他們贏下比賽的幾率又提高了!如果胡山知道,還有幾個一年級的新生偷偷地打了個賭——賭他會不會在比賽中被罰下場,估計胡山肯定要被氣死。
被罰下場的胡山偷偷地朝著新人堆兒裏看了一眼,然後在心中默默地記下了那幾個在隊伍裏喊得最歡的人......
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胡山下去以後,二、三年級聯隊反倒是比之前打的更流暢了,因為他們不再過分的依賴某一個球員,竟然和擁有兩個王牌得分手的一年級打的不相上下,也許這就是這些高年級球員的底蘊。
米勒因為被肖飛一直貼身粘著,所以他的體力也消耗極大,投籃命中率開始下降,而袁小浪這邊雖然偶爾還是有精彩的表現,但籃球終究是一項集體運動。
隨著終場哨音響起,比賽結束了。比分最終定格在了56-70。
“列隊!”隨著隊長郭小川的一聲呼喊。
一年級新生隊和二、三年級聯隊在中線附近分別站成了一排,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加油,看上去氣氛一片融洽,很難想象幾分鍾前他們還爭得你死我活,各不相讓,也可能這就是籃球本身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