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淑英已年過四旬!
但十載潛修,讓她看上去依舊年輕。歲月並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一襲白衣,反倒更讓她透出一絲清冷俏美……至少在李言慶看來,裴淑英似乎和十年前,沒什麼變化。
對裴淑英,李言慶的心裏很複雜。
他有三妻一妾!
朵朵和他青梅竹馬,無垢更多的是一種寵愛,而裴翠雲,則是出於一種尊重。若說最讓他難忘的,恐怕就是眼前這個道裝女冠。畢竟從年齡上來說,裴淑英和他的實際年齡,似乎是最為契合。
十年前,裴淑英被迫在浮山修行。
十年後,裴世矩已無法形成阻礙,可當李言慶見到裴淑英的時候,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浮山觀中,共有七八個女冠。
除了明月之外,其他人都非常規矩的回到各自的房間。
因為她們看到站在道觀外的蘇定方……堂堂舒州總管,也隻能在道觀外麵守護,那道觀裏的男子,更非等閑人可比。大富大貴未必算得上貼切,肯定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明月奉上茶水後,便悄悄退出禪房。
她也看得出,這禪房裏的青年男子,和她的師父,似乎有些糾葛……
朔方,大雪。
李靖冒著大雪視察完了軍務之後,返回靈州都督府。
突厥人又開始有些不安分了……
每到這個時節,突厥人就會活動頻繁,屢屢犯境寇邊,襲擾掠奪邊境。對此,李靖自然早就做出安排。隻是這邊境線太長,雖有長城防線做依托,終究是有些被動。突厥人襲擾頻繁,李靖即便是掌控十萬大軍,但想要做到麵麵俱到,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
每每想及此,李靖就會感到非常憋屈。
本來,在武德七年初,李靖已做好了出兵漠北,和頡利可汗決戰的計劃。當時的靈武大都督李玄霸,對李靖的這個計劃也非常讚成。就在萬事俱備,等待朝廷批準的時候,突然發生了楊文幹之亂,一下子令李靖的所有計劃隨之落空……特別是隨後李玄霸被召回長安,李靖旋即在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推薦下,成為靈武大都督,戍衛靈州,抵禦突厥。
官,升了!
但李靖並不覺得怎麼開心……
原因嘛,非常簡單。
隨著李玄霸被召回長安,李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付之東流。
也許是出於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李淵敕令李靖堅守靈州,不得擅自與突厥人開戰。
用李淵的話說:今天下方定,百姓厭戰,不宜輕啟戰端。
突厥兵力強盛,當徐徐圖之。若冒然與之交鋒,勢必會令關中再次激蕩,實當慎之,慎之……
對李淵的這道敕令,李靖可以理解!
畢竟太子之爭牽扯到了國本,理應謹慎對待。孫武曾說:兵者,國之大事!李淵在朝堂內部尚未平靖的狀況下冒然和突厥開戰,當然會覺得心裏沒底兒。可李靖又不甘心,為了這次突厥之戰的計劃,他可說是嘔心瀝血,費盡心思。數載努力,就這樣報廢了?
但即便心中不滿,李靖也隻能接旨。
如果沒有朝廷的支持,單憑靈武的兵馬,自然無法和突厥相爭。
不過心裏麵,對李世民這種行為,多多少少生出一絲憤慨……同時,李靖心裏又有些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