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開頭總是很艱難的,但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有轉機,跨越那段最難捱的篇章,驀然間已是海闊天空,豁然開朗。
在來到冰獄的第五百個年頭,我終於搬進了畢方宮的第三層——帶著我的大床。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如今,我終於可以體會到師父的良苦用心。聚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經過不懈地堅持,我逐漸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法力開始在心底滋生,或許女媧石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明白,如果沒有那日複一日的堅持,在這種不見天日的地方,我是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收獲的。
現在,我的法力已經足以抵禦第三層的寒冷。不但如此,我已經可以輕易在饕餮洞裏取更多的東西了,與從前的捉襟見肘相比,這種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五百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在冰獄度過了孫大聖在五指山下度過的時間。不同的是,五百年前,我不過是一隻籍籍無名的小妖,有膽子也沒有能力去做大鬧天宮的事情。相較於他,我還是自由些的,這冰獄的空間雖然狹小,卻足以讓我來用心經營自己的妖生,做些對未來有意義的事情。我並不孤獨,至少還有師父和那群小精靈與我為伴,同時一路支持陪伴著我,給我希望與力量的,還有將軍和他的精神。
五百年過去了,我已經五百零二歲,不再年幼,如果放在人間已經算是一個老婆婆了吧。每個人的層次不同,他的生命單位也是不同的。師父的生命是以萬年為單位,妖君的年齡是以千年為單位,而如今,我的生命是以百年為單位。妖的輪回時間是千年,如果按一千年來算的話,我已經走過了自己妖生的一半。其實,活多少歲我不介意,我隻希望自己最好的那幾年與將軍最好的那幾年重合就夠了。
莊子說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其實時間的長短並沒有那麼重要,也無法決定你年幼或蒼老,真正決定一切的是你的心境。
我踮起腳尖,趴在房間的冰牆上,用相思毫寫下這樣一段話:“其羽,這裏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但是有一個像太陽一樣執著永恒,像月亮一樣心懷柔情的我,我在這裏很好。”
五百年了,我的房間早已被墨跡鋪滿,很難再找到落筆的地方。我用的墨是從饕餮洞取的永遠都不會褪色的千年墨,因而落筆的一刻便已無悔。
歲月不曾在我的臉上和身體上留下絲毫痕跡,卻在我心底抹上一縷滄桑。
有些思念,已積重難返。
我仍舊在東山“愚公移山”,仍舊在南原“移形幻影”。我的廚藝已經達到庖丁解牛的境界,我的刺繡已經達到飛針走線,隨心所欲的程度,我編排的舞蹈已經由斷章殘句變成恢弘的史詩。
雖然我隻做了這幾件事,卻竭力將其做到最好。
南原上,我再次同師父過招。
奇怪的是,這次我竟然打中了他。
“嗯,確實是進步了。”師父道。
是我進步了嗎?進步的成分肯定是有的,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師父,今天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眼神空洞,不知在盯著哪裏,仿佛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
我知道神仙都有預料未來的能力,因而心思也不由得沉重下來。
“今天,你自己練吧,為師有些累了,想要去休息一下。”師父淡淡道,然後轉身飄然離去,留我一人傻傻地站在冰麵上。
這麼久以來,我見到的師父從來都是泰然自若、談笑風生的師父,隻要有他在,我的心便無比安定,可這次……到底要發生什麼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心裏不安定,如何練移形幻影?還是去鑽隧道吧,隻有忘情地勞動,累得一身大汗才會沒有力氣去想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
我仰頭躺在玄牝木上,任它帶著我向東山飛去,這麼多年,它早已同我有了默契。
玄牝木果然是神木,跟著我鑽了這麼多年隧道卻仍然沒有多少虧損,隻是被歲月和我的汗水打磨得十分光亮。
我扛起玄牝木向隧道內大搖大擺地走去,如今我要走好長時間才能到達隧道的盡頭。但走這段路的時候,我是從來都不會感到疲累的,相反,感到很自豪。畢竟,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