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師父,我怎麼感覺去了這麼久,時間並未發生變化啊。”我呆呆地看著冰案上的沙漏道。
“對啊,因為你支付了時間的價格啊。你想想,一條魚,如何值一百兩銀子?”
“也對,如果我去了一回,時間發生了變化,別人如何還會相信我的隔空取物?”
“嗯,今日要你取魚不過是讓你熟練一下流程,如果你想買其它東西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是啊,比如那個想買靈芝仙草的女子……”我心中歎道。
“現在,為師要你去取另一件稀有的東西。”
“什麼?”
“來去石。”
“哦,徒兒明白了!師父之所以教我隔空取物就是想讓我取‘來去石’做活靶子對不對!”
“沒錯。”師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麼睿智,那麼超逸。
此刻,我真的對師父信服得五體投地。師父,真的是個當之無愧的好老師,其教授方法可圈可點,獨樹一幟,具體可以總結如下:
一、循循善誘。師父的教學向來不急於求成,他從來不先把解決的途徑直接告訴你,而是先讓你獨立思考,當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也就是你對知識最為饑渴的時候,忽然一語道破天機,讓你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二、實用主義。教你理論還不算,必得讓你將其應用到實踐中,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因材施教。師父太了解我了,知道我性子急,便不急於教我法術,而是磨我的性子。倘若他最開始便教我一些奇奇怪怪的法術,想必我在那樣急躁的心情下肯定是無法理解的。
四、挫折教育。師父不會讓我總是處於安逸的環境中,想要教我什麼,必先讓我遇到這樣的難題,會想方設法為我設置障礙與磨難,讓我有解決問題的欲望。等到戰勝了挫折,我的自信心也會加倍獲得。
五、又打又隆。所謂打,便是教訓,是毫不留情地點破我的不足,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弱小。所謂隆,便是誇讚,當我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他會不失時機地誇讚我一下,使我獲得巨大的鼓勵與成就感。也就是說該誇的時候誇,該罵的時候毫不含糊。這個有點像皇上治理國家時的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六、鎖鏈教育。他教給我的東西都是一環套著一環的,環節之間彼此獨立卻又息息相關。乍學時覺得沒有什麼,可當把它們融會貫通,連在一起的時候,已經堅不可破。試想,如果他把教我的東西倒過來,我肯定無法做到今天這個樣子。
七、用心良苦。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如果沒有這條,什麼都是白費。什麼事情就怕上了心,一旦用了心,就會擁有無限的創造力。師父能夠想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主意來教導我,可見他的日子有多麼無聊。在此,我要謝謝師父能夠在百無聊賴之際抽出時間來不斷地為我出難題,誘導我解決難題,再次為我出難題……
綜上,師父不但是一個用心的師父,還是一個睿智的師父。“金可還銀可還惟有情分不能還。”方休何德何能,有幸獲得這樣一個好師父?他對我的情分我永遠都無法還清了。
“‘來去石’很貴,為師送你些銀子用吧。”臨走的時候,師父將一大袋銀子交給我,我接過來的時候身子明顯一沉。
“師父,這怎麼好意思?”
“沒關係,為師的法力太深厚了,不用倒是浪費了。”
“那徒兒就卻之不恭了。”我憨憨地笑了笑,“師父,取魚要以銅盤和釣鉤為媒介,取‘來去石’要以什麼為媒介呢?”
“這個,你自己想,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後你要取的東西太多,師父怎會每次都在你身邊?”
“您不是說那銅盤是一個很厲害的法器嗎?”
“這個……為師是騙你的……那隻是一個普通的盤子。”
“您不是說從來不說瞎話嗎?”
“為師這是在考驗你明辨是非的能力啊!”師父說著長歎了一聲,“可憐我的良苦用心……”
“行了行了,就當我什麼都沒說過。”我算是明白了,師父是一個大事不含糊,小事卻沒譜的人。
我心裏忖量:“水落石方出,要想獲得石頭,必得以水為媒介。”這樣想著我從雪穀運來了許多雪,堆在冰原上,一切就緒後回到三界魂靈交易世界的有求必應爐前,執筆寫道:“以冰雪為介,……”寫到這裏我就卡殼了,向誰求呢?來去石是屬於妖界的,難道要向妖君求?可……他會願意將‘來去石’賣給我嗎?
之前是向土地求,而且求的隻是一條魚,自然很容易。再者,土地公公有很多,因而這項交易相當於是匿名的。而現在我隻能向妖君求取,如果他不知求‘來去石’的是誰,怎麼會應呢?這樣想著,我撕了寫了一半的紙條,重新寫道:“以冰雪為介,小妖方休向妖君求千石‘來去石’,以雪融為信,求其水落石出。”寫罷將其投入有情必應爐。
我呆呆地坐在那裏,卻遲遲等不來有求必應爐冒出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