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陣的戰敗,給大宋一方蒙上了一層陰影,沒有想到,對方這一員小將競如此厲害,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幸虧這擂台戰乃是一天一場,因為這打鬥比試都是耗費體力了,一不留神就會受傷!所以今日的戰鬥完事之後,就由大遼帶來的人馬進行馬術表演!
而大宋一方的人,卻沒有心思進行觀看精彩的表演。
坐在看台上的蔡京等人,看著自己推薦的王文斌被敵人打敗內心很不是滋味兒。不隻是大宋失去了顏麵,而且他蔡京的臉上也不好看,在同僚麵前感覺到羞辱,不等王文斌回到看台上就已經拂袖而去。
其他官員看,蔡京已經離開場地,也就沒有了心思來觀看,也都紛紛離場。
而是作為普通的百姓可不管那麼多,見到如此精彩的馬術表演和精彩的對決,拍手稱好。
而此時的武林站在人群之中,光看著大遼和大宋的比武,內心感覺到了波動。
這大遼派出一員小將,而大宋卻沒有認識到對方的險惡用心,居然派出了王文斌這樣武術不精,學藝不湛的人。這一次的失敗注定會給大宋官員的心頭帶來不一樣的想法,如果第二局還是不能扭轉戰局打贏對方,那麼大宋江麵對兩員戰將全部失敗的命運隻能將籌碼放到最後一個人的身上。
其實,在大宋軍營當中不是沒有武藝高強的人,作為八十萬禁軍宗教頭的王
進,那是一個武力高強的人。
確是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隻是作為一個教師,教軍官們練武!
武林心想看看朝廷如何應對吧,如果還是這樣為了自己利益不顧大宋的利益,讓自己的人來想以此揚名的話,那就還是會丟人的,畢竟遼國派的人不是一般的人物!
還沒等菜已經回到皇宮江比武的結果稟告趙佶,早已有專門的太監將這次比武的結果告訴了皇帝。
召集對此感到脖然大怒,因為這次的人物是蔡京推薦,本來第一次出戰的人不應該是他,但是經過蔡京的舉薦,皇帝以為王文斌可以為大宋帶來第一場勝利,誰知最後竟是這樣的結果?
蔡京趕到皇宮,撿到皇帝一臉怒氣,也知道自己因為王文斌的事引起了皇帝的反感,走到皇帝的跟前,跪倒磕頭道,騎兵陛下,此次王文斌戰敗乃是因為輕敵對方乃是員二十歲小將,誰知君無意如此精湛?臣舉薦有誤,請陛下治罪。
著急低頭看著蔡京七十多歲的身軀,也感覺到蔡晶晶的不易抬抬手說道,老臣請起吧,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所以說下麵該當如何?
蔡京想了想說道:“臣之前舉薦有誤,所以這次臣想舉薦金槍班教頭徐寧!”
要說這徐寧乃是京城裏世襲的軍官,東京禁軍金槍班教師,常隨侍禦駕,家傳金槍法、鉤鐮槍法,天下獨步,人稱金槍手。
趙佶對徐寧此人還是感到非常熟悉的,對於他的武藝也是非常認可!絕對不是王文斌那樣的酒囊飯袋!
於是趙佶同意明日派遣徐寧出戰,希望可以給大宋挽回顏麵!
第二日午門外,擂台周圍人山人海,今日的人比昨天更多,人們知道朝廷第一場輸了之後,內心非常迫切的想知道第二站會派誰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