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剛才,自己在向法海師叔求教的時候,談到第二個故事。
最後的結論是,以己之力,幫助那些一無所長的青倌們,能夠有生存飽腹之能。
那樣,也就不需要再在青樓那樣的地方,深陷泥潭。
當時,自己以為這隻是思辯之法,但是沒想到,自己這個師叔,竟然在很多以前,就已經開始這麼做!
而外界之所以傳,他和整個杭州城的青樓女子有染,完全是因為,他在教她們立身之本!
這也怪不知道,在離開杭州城的時候,那些青樓女子會甘心出城相送。
這是在報恩!
否則,你就算是施與她們再多的銀兩,她們也不可能這般真心相送!
原來,是所有的人,誤解了他!
是玄奘誤解了師叔啊!
想到這,玄奘不禁雙手合十,又是唱了一句佛號。
明白了,全明白了!
師叔說,他悟的那些道理,不在小乘佛法之中,也不在大乘佛法之中。
原來,他真的是已經大徹大悟,更在大乘之上!
達到了第三層,甚至是更高!
他不在寺廟誦經,為天下眾生求福,但是卻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丈量生機,解救災患,為中州數十萬百姓解圍。
原來,這就是他所說的,三個故事的真諦!
親身體驗,以己度人,普度眾生,該是這樣的解法!
道在路上,路在腳下。
度己度人,不在佛堂,而在民間!
原來是這麼回事!
一瞬間,這一段時間對於法海的那種誤解,那種不解,全部都煙消雲散。
玄奘感覺自己整個人,也是瞬間感覺到身體一輕,仿佛是心中解開了心結,退掉了身上的那種精神枷鎖。
再次抬頭看,那有些不羈的師叔,卻是顯得那麼高深。
那俊美帥氣,讓人感覺到嫉妒的外形之下,隱藏的,是他那普度眾生的一顆佛心!
這,才是真正的大德高僧啊!
不管是玄奘,就連懸空在內,包括洪福寺一眾了字輩僧人,都是感覺到似乎是一瞬間因為法海的存在,洪福寺內似有佛光降臨。
那午後的陽光,從雙塔的方向照射下來,落在眾人對麵站著的法海身上,那般俊美的外表,魁梧的身軀,竟真的像是佛子降臨一樣!
“阿彌陀佛!”
佛號頓時又在洪福寺內接連響起。
……
跟著魏征離開洪福寺的長樂公主也是心中帶著心思。
“魏伯伯,大和尚真的像是你說的那樣,曾對我大唐中州數十萬百姓有恩?”
“千真萬確。”
“那為什麼父王竟還允許有那樣的對於大和尚不利的言論在境內傳播?”
長樂公主扭頭看著魏征。
魏征說道:“主要還是因為,法海法師自己不願意向外透露姓名。而在杭州城,又多於青倌這樣的下九流的人接觸,所以城中,包括其他地域,以訛傳訛,也就成了之前那樣。”
長樂公主卻是說道:“魏伯伯,本宮問的是為什麼父王允許這樣的言論傳播。你並沒有回答哦?”
魏征心中無奈。
長樂公主果然是心思聰慧之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本質。
實際上,這其中是有帝王心術的原因。
中州之地,包括杭州境內,畢竟遠離長安都城,又多有災禍。民心上,自然是當今陛下要考慮的問題。
而法海,在中州之地做得善舉又實在是太過於驚天動地。
以一己之力,救難數十萬人,別說是一眾朝臣了,就算是當今陛下,都不曾有過這樣的功績。
功高蓋主,如果一旦法海能夠成為整個中州之福,甚至達到足以一呼百應的地步,那到時候,誰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呢?
幸好,那法海也似乎是知道這一點,自己選擇做好事不留名,自然是順了當今陛下的心。
但是即便如此,當今陛下,依舊是縱容大唐境內,不利於法海的言論傳播。
到底,還是有些不放心。
這就是整個事情背後真正的原因。
當然,魏征自然是不可能把真相說出來。
甚至,在離開洪福寺之前,他也暗中敲打過洪福寺的家長懸空,任何人,不要將今天的任何事情外傳。
而這邊,長樂公主,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這些事情上,也非常懂,自己把話題轉開了。
“父王最後是選了那玄奘來做這一場法事?”
“是的。”
“他是厚福之人,希望,能不負期望,為父王解憂,為天下百姓祈福吧。”
“想來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