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要不菩薩你和佛祖開會研究研究?(2 / 3)

“什麼?”

“中州那一次大旱,竟然是那個叫做法海的法師解決的?怎麼可能!”

“確實是有一種叫做土豆的地果,就是從那一次,開始在大唐內流傳!現在,中州的地井,也是一項大工程,中州古來天旱,種不活糧食,正是因為那數千口的泉井,才使得整個中州枯黃之地,現在綠植茵茵!”

“對對對,好像在中州,之前確實是有這麼個說法!是一個頭戴鬥篷,如同佛子一般的僧人的突然出現,帶來了那土豆還有倔井之術!不過,因為那僧人從沒有以真麵目示人,所以,沒人知道他是誰!都道是上天顯靈,降下來佛子來普度眾生的!”

“那個佛子,真的是眼前這個法海法師嗎?”

……

“不錯,就是他!”

玄奘說道,“不過是三年前那一次中州大旱,另有多達十幾次的天災人禍,都有師叔的出手,才得以讓得百姓受到的傷害和損失,降到了最小!這些,在朝廷的卷宗之中都有記載,魏征大人也可以給玄奘作證!”

“此外,想來大家也都知道,這幾年,江南之地,農業,以及一些巧工的交易非常興盛,這其中,都是有師叔的參與和引導。在杭州城,有一處以前殺人如麻,劫道的山匪,在師叔的點化之下,如今,自給自足,種了滿山的各種植物,也開始經營一些巧工,甚至,開始給州縣長官納糧交稅。”

“還有之前傳的關於青樓青倌的消息,這個也是大家對於師叔的誤解。師叔行的是‘路在腳下’之道,是要到百姓之中去,所以,他教人從善,教人生存的本領,從來不看身份。山匪,囚徒,他會點化,青樓青倌依舊不避諱。”

“三個月前的那一次杭州城外,之所以有上千青倌出城相送,是因為她們感念師叔的幫助。而師叔這一次去長安城,其中路途遙遠,多有虎豹野獸,危險重重,所以,才不舍相送。”

……

玄奘在那裏,一句一句,把法海以前的那些事情抖了出來。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

李世民卻是心中無奈,終究,這些事情,還是被爆了出來。

不過,這已經無所謂了,現在連觀音菩薩都出來了,今天要如何收場,他還感覺到有些頭疼。

“玄奘法師,你說了這麼多消息,可是,以前,為什麼沒有聽說過呢?反而傳得都是對於法海法師的惡言惡語?”

有人忽然問道。

“那是因為,師叔低調!”

玄奘不禁說道,“師叔他太低調了,在外麵行善,都是頭戴鬥篷,不以真麵目示人。他隻願意助人,不求回報,甚至願意助那些深陷泥潭之人。他做好事不留名,但是終究還是有一些人得到他的恩惠,想要回報他。那杭州城的青樓女子,就是這般!師叔教她們識字,教她們手工,她們自然是見過師叔的真麵目。所以,自然是後來多有機會當麵感謝師叔。誰知,外人不知道這其中的究由,便瞎傳了很多閑話。”

“原來是這樣!”

眾人恍然大悟。

說到這,一切都說通了!

那些在中州之地傳的天將佛子,江南之地的富庶,杭州城一絕的青樓歌舞,再到那三個月前的‘千名青倌送佛僧’,串起來了!

這位法海法師,竟然是這般的高德!

救難民於水火,卻絲毫不在乎名氣!

甚至,不在乎那些惡名,寧願被天下人誤會,也不改初心!

實在是大德高僧啊!

“阿彌陀佛!”

這個時候,洪福寺的懸空大師忽然低聲唱了一句佛號。

後麵,洪福寺一眾了字輩僧人,也是齊齊唱著佛號。

他們實際上也早知道了關於法海的事情。

現在公之於眾,也算是了結了這個心結!

“阿彌陀佛!”

寺院內的數千僧人,也都是齊齊地唱著。

就連那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觀音也是低頭撚了個蘭花指,默默念著佛號。

而在所有人的矚目中,那跌坐在那裏,臉上帶著無奈,焦急,臉色有些漲紅的法海法師,又被認作了是心中太善,背負了這多的詆毀,還有些不適應這般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