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聖僧,就此別過了!”
北海岸邊,敖順帶著一眾龍宮高層,給法海等人送行。
“謝過龍王的招待,還有這一件拂塵寶物。”
法海也是客氣地向敖順執了執佛禮。
隨即,帶著孫悟空和敖烈,轉身,繼續沿著之前來時的路,往西邊行去。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功德之力從天而降,進入了法海的體內。
招收了小白龍,這一份功德也到手了。
而且,還是一份很大的功德,能夠明顯讓他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生機力量旺盛了好大一截。
法海心中愉悅,繼續往西走,也是健步如飛,絲毫不比兩個有神力的徒兒慢。
不過,一邊行著,他的心中也是在暗自思索著這一次小白龍事件裏麵,前前後後的一些細節。
首先,就是自己的動機問題。
自己是一個受菩薩點化,一路西行去取經的取經人,同時,因為自己本身有實力,以前也是慣常降妖除魔,所以,在初次遇到妖魔,肯定是要出手的。
所以,麵對小白龍,自己先出手,沒有問題。
妖龍也是妖,自己就是要降妖除魔,不畏艱難。
這倒不是真的想要像是那猴子說的,從龍宮裏麵掏件寶貝什麼的,而是塑造自己的人設。
這個人設,包含了自己的表麵動機,也就是斬妖除魔的使命感,以及自己內在動機,就是竊取更多功德,但是不管怎樣,兩者的指向性是一致的,都是要遇妖殺妖,遇魔斬魔,誰也攔不住。
這一點,是要一直貫徹下去的。
而且,猴子那邊,雖然說是受了觀音的指引,要看著自己不能夠隨便地斬殺那些劫難裏麵的妖魔,但是,表麵上,他是不可能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
所以,自己更加可以按照自己的人設動機,去做那些想做的事情了。
當然,也不一定一定要斬殺妖魔,一些特殊的情況,自己放手,也同樣可以以完成任務的形式,獲得功德。
就像是小白龍這一次。
不過,這一次,唯一讓法海感覺到有些不是那麼圓滿的是,觀音並沒有把那個緊箍咒交給自己。
緊箍咒,是為了讓玄奘來約束猴子的,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玄奘勢弱,否則無法在自己這個神通廣大的徒弟麵前立威,但是同時,一個更大的原因,實際上就是為了約束猴子的。
雖然在五行山下,被壓了五百年,會有很多的心性變化,但是,猴子那天性,以及一身的本領,終究是個隱患。
取經路,戰線長,時間久,西方的佛門不可能時時刻刻緊盯著他,所以,才有了這個緊箍咒,來給他套上一個金箍。說白了,就是一個移動的“五行山”。
不到靈山,讓他棄掉那“齊天大聖”的稱號,被佛門封鬥戰勝佛,徹底抹掉猴子的傲氣和骨氣之前,“五行山”,是永遠不可能被移開的。
但是現在,觀音並沒有交給自己緊箍咒,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是有其他的安排,還是對於自己的不信任?
法海知道,按照猴子說的,觀音既然私下裏給他說了,讓他看住自己,就說明,在觀音的眼裏,自己,甚至比那猴子更不受控製。
但是,那金箍已經被佛祖傳下來了,不用白不用。而且,要是給猴子用了,緊箍咒就算是不給自己,放在觀音那裏,她也好直接控製猴子,然後間接地限製自己啊!現在,不給猴子用,難不成,還要給自己用啊……
等等!
法海忽然一愣。
臥槽!
觀音不會是如來開會商量了一下,要把金箍套在自己腦袋上吧?
這樣一想,還真的有可能啊!
金箍戴上之後,你就再也不是普通的法海……
法海想象自己光禿禿的腦袋上戴著一個金箍的樣子……不是醜不醜的事情,而是,自己就算是徹底地被掌握在了觀音的手裏。
雖然說,現在的自己,這一身力量,也不可能太跳脫出觀音的手掌心,但是,一想到自己戴上金箍,還是很難受的。
畢竟,誰也不想要被套上個圈子,不是嗎?
想到這,法海心中就微微有些發沉。
這樣一想,觀音和如來那裏,還是對自己存在一定警惕心的。
否則的話,他們怎麼會,放著一個修為這麼通天的猴子不套。
不套猴子,那最有可能,就是盯在了自己身上。
作為一個強行上路的取經人,法海自己,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是要慎重地斟酌很多東西的。
猴子那本性,率性而為,就像是自己之前給他提醒的,隻要不是表現得太過於精明,如來不會把他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