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攬月殿的趙飛燕越想越氣憤,皇後仗著皇上的寵愛便恃寵而驕,說什麼不得幹政,她幹的政還少嗎?
孫茹雲很少見她這般不理智,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隻好說道:“姐姐,也許皇後娘娘有什麼苦衷,人命天注定,趙世伯吉人天相,去西北來回也不過一個月,用不了多久姐姐就能和世伯相見了。”若是爹爹還年輕,這倒也不是苦差事,隻是他散盡家財,在路上也沒錢打點,如今天氣尚寒,如何度過這一個月的顛簸流離。知道這隻是孫茹雲的安慰話,趙飛燕冷靜下來,讓她親眼看著爹爹去那苦寒之地,她於心不忍,不能就這樣善罷甘休。“姐姐接下來有什麼打算?”見她神情變化,孫茹雲問道。“自然要讓皇後娘娘吃點苦頭。”卻見趙飛燕收起淚水,眼神看向坤寧宮的方向,嘴裏恨恨的說道。和皇後作對,豈能有好下場,孫茹雲想勸她冷靜,可見趙飛燕目光堅定,似乎是鐵了心的要把事情怪到皇後頭上,她也沒什麼好勸的,隻能拍拍她的手,道:“姐姐,皇上對皇後娘娘的心思,你我知道,不管做什麼,都謹慎些。”時間不早了,孫茹雲安慰了幾句便帶人離開了趙飛燕的住處,路上她長長的歎了口氣,入宮前,趙飛燕也曾是爽朗的性子,沒想到這深宮能將人打磨成這樣。待孫茹雲離開,趙飛燕叫來身邊宮女,吩咐她趁著夜色潛入坤寧宮,既然她不仁,便別怪自己不義,趙飛燕攥緊手中的帕子,臉上皆是怨念。可惜自從上次出了巫蠱之事,鳳玄徹擔心有人再對杜雪淳不利,派個人暗中守著。這小宮女才混進來就被捉住了。鳳玄徹擔心她擾了杜雪淳清夢,並未告知,自己起來處理此事。“皇上,是賢妃娘娘身邊的紫菱。”郭元慶熟知各宮人員,一眼便認出了紫菱的身份。賢妃派她來,也是因為她自小便會些拳腳功夫,做事向來穩妥,這一次卻踢到鐵板。“說吧,這麼晚了來坤寧宮,想做什麼?”鳳玄徹黑著臉,這麼晚了還來打攪他,太不懂事了。紫菱也沒想到皇上會在,娘娘回攬月殿不過一會兒的功夫,也許剛才過來時,皇上便在這兒了,她心中頓時一驚。“回皇上,娘娘方才過來,丟了一串珠子,派奴婢過來尋。”紫菱心中慌亂,胡亂找了個借口。這下卻把鳳玄徹氣笑了,“找東西為何如此鬼祟。”鳳玄徹看著麵前渾身發抖的宮女,若是沒做虧心事,需要這般害怕嗎。一時間紫菱也編不出什麼由頭,欺君之罪不是她一個小小宮女能承受的了的。“拉出去,打上二十大板,以後誰要是再到坤寧宮生事,一律杖斃!”鳳玄徹冷聲吩咐。“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紫菱哀嚎起來,這二十大板下去,自己半條命都得沒了。“說,到底來做什麼的!”鳳玄徹目光如炬,看向紫菱時已經帶了怒意。紫菱內心掙紮,她自進宮起便跟著娘娘,這些年娘娘對她極好,她不能這樣出賣娘娘,咬著牙,紫菱默默磕頭,道:“奴婢領罪。”倒是個忠心的,鳳玄徹挑了挑眉,擺擺手示意郭元慶把她帶下去。索性這個小宮女還沒來得及做什麼,打她二十板子給賢妃一個警告也好,免得她不知輕重。鳳玄徹不想給坤寧宮增添殺孽,沒有要這個小宮女的命,希望賢妃能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再回屋裏時,已經過了子時,杜雪淳睜著眼躺在床上,顯然是被剛才小宮女的喊叫聲吵醒了。“是賢妃的人吧。”杜雪淳見他回來,扯了扯嘴角,無奈說道。“不必理會,朕會解決。”鳳玄徹用熱水洗了洗手,待身上的寒氣稍稍散了,才回到床上躺下。他不知該如何開口,不是沒想過冷落杜雪淳,讓別人能少花些心思傷害她,但他怕自己這樣杜雪淳會胡思亂想,更怕會因此失去她。但這樣卻讓她成了眾矢之的,隨時有危險找來,萬一自己沒有保護好她,又該如何。“皇上不必憂慮,臣妾會保護好自己的。”似乎是猜到了他在想什麼,杜雪淳輕聲安慰道。“淳兒,若是沒有當這個皇帝,你我也許會更好。”鳳玄徹輕歎一聲,說道。不,杜雪淳想,她重生一世,便是要讓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若是自己貪圖安逸,看著惡人作亂,她豈能輕鬆過完一生。如今鳳玄冥已死,可她仍記得那個陰雨天,杜青恒穿著鳳袍一步一步向自己走來時的模樣。“我從未後悔過。”杜雪淳閉上眼,聲音有些虛無。一夜無話,翌日,鳳玄徹早早起身來到金鑾殿。今日是趙懷瑾前往西北的日子,大殿裏空出兩個位置,眾人各懷心事,早朝竟是前所未有的安靜。“有事起奏,無事退朝。”郭元慶扯著嗓子說道。這個時候沒有人敢站出來給趙懷瑾說話,趙懷瑾的學生就是個例子,好好的官運就這麼了結了,年紀輕輕,當真可惜。“皇上,馬上就是春闈了,這吏部尚書不在,誰來主持此事?”有人斟酌半天開口問道。這件事鳳玄徹早有打算,若不是這樣,他也不會急著把趙懷瑾弄走,朝廷需要新鮮血液,需要年輕活力的人才,春闈在即,趙懷瑾的存在隻會給鳳玄徹增添煩惱。“鄭謙,這件事就交給你來主持,朕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莫要讓朕失望。”鳳玄徹看著殿前一身傲骨的年輕人,眼中帶著期許。“這,鄭侍郎才上任一年,恐怕擔不起這等大事吧,皇上。”鄭謙便是杜珩口中冥頑不靈的吏部侍郎,去年的文試狀元。他並未理會朝中反對的聲音,不卑不亢的躬身一拜,說道:“臣,領旨謝恩。”大殿中烏泱泱的,仍有爭執聲,隻是鳳玄徹已經有了定論,這些老東西說什麼,他隻當是一陣風,吹吹便沒了。下了早朝,鄭謙孑然一身往宮外走,幾個年長的尚書湊過來,語氣帶著輕蔑,道:“恭喜鄭侍郎,竟得皇上如此看中,可得小心行事,莫要翻了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