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聖壽、元旦、冬至等慶賀禮儀,是皇宮中最重要的節慶典禮。
所以,一眾人等才格外看中此次壽宴,紛紛擠破了腦袋都想參加,隻為得一睹壽宴盛況,因著一些地位卑微、低下的宮女、太監,亦或是妃嬪等,都會使盡手腕,隻為的能得到一個入席的機會。
是日,內鑾移位太後,鳳駕於慈寧宮階下,至長信殿外。
掌儀司內監總管,設製喜韶樂於慈寧宮簷下,一眾吹笙奏蕭之士,紛紛嚴陣以待,隨時聽候內監總管的吩咐與指令,拿起各自手中的樂器準備演奏。
並且,安排設丹陛大樂,於長慶殿內,一路皆是向北排列。
所司預設案一於慈寧門東。內閣學士自內閣侍奉皇帝鳳玄徹裝表書畫、祝賀辭,一切完畢後,鳳玄徹和內閣學士這才悠然而出。
內閣官走在前端引導方向,而一眾大學士尾隨其身後跟從,由熙和中門至永康左門外,站在最前端引導方向的人這才停止了步伐。
一眾大學士雙手呈奉著表文,禮部尚書、侍郎慢慢走入,至慈寧殿門口,接著往東階方向走去,一個接著一個將手中持有的表文,緩緩地放在紅色的長長的桌案上,然後各種有序地退出。
禮部官員,有諸王大臣、內外文武官,慶賀表在文安龍亭之內,校尉抬轎而行,敲鑼打鼓,吹奏喜樂走在最前麵引導方向。
由東長安門至午門外,每個陳設,無一沒有按照儀製規範來進行安排。
這個時候,鳳玄徹攜領一眾武備院卿,禮拜於慈寧宮外,所站位置正中,一眾人群隊伍末端朝著向北的方向,皇帝以下,一眾人等,皆站在距離鳳玄徹還有八公分遠處的地方,直挺著身子,站立於中階之下左右的位置。
另一些官員,則先在永康殿左門外彙集,等候鳳玄徹的鑾駕,隨鳳玄徹一同前入慈寧宮。鳳玄徹禮服、儀製皆已準備完畢,隨後乘坐輿車離開了內閣。接著,鳳玄徹身後跟隨著一眾隨從、翊林衛如同往日的儀製一般。
禮部一眾人等,恭敬地跟隨著鳳玄徹,走上慈寧宮東階,在慈寧宮宮門左側,向西的位置,挺直腰板站立等候
而禮部尚書,則緊接著,傳內監奏請太後榮登慈寧宮的寶座之上。太後整理禮服走出寢宮,掌儀司內監總管見狀,忙不迭地抬手示意,手下一眾樂官作樂,命人奏響了“豫平之章”的曲子,喜慶至極。
隨即,升登一眾人等的座位,掌儀司內監總管抬手,令階下一眾樂官奏停了音樂。禮部尚書、侍郎們,一臉恭敬地引導皇帝叩拜太後,座位向北而立。
鳳玄徹率領諸王、文武群臣,行三跪九叩禮於前,音樂停止後,鳳玄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禮部尚書,轉傳內監奏請太後回宮,中和韶樂作,演奏“踩平之章”。
音樂停止,禮部尚書上奏說:“禮成”,恭引導皇帝從永康左門,皇帝回宮。
禮部官員捧著王公、百官,所獻上來的慶賀表文送入內閣,這才全都退。
侍衛、命婦,皇後叩拜於軟墊之上,皇貴妃,貴妃、嬪妃亦是叩拜於軟墊之上,皆在皇後左右各自稍稍靠後一點兒的位置。
緊接著是公主、福晉以下二品命婦以上,拜位在台階之上。
禮部尚書轉傳內監,奏請皇後到太後宮中舉行壽宴,皇後率領皇貴妃,貴妃、妃、嬪穿著禮服,登上鑾駕,依次從啟祥門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