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往事如煙,世事浮華(1 / 2)

大秦帝國聖化十三年秋,都城鹹陽一片陰雨綿綿,護城河的水已要漫過提岸。

入夜, 原本該是所有人都已進入夢鄉的時刻,然而大秦帝國禁衛軍此時卻在街道上穿梭,馬蹄聲,腳步聲,略顯雜亂,玄武街,都城官員聚居之地,一片燈火通明,各府私軍,幕僚,進進出出,顯得好不熱鬧。

大秦帝國兵馬大元帥,四大柱國王之一的白夜行此時正在自己的王府內來回踱步,一身甲胄在身,身形魁梧,一股霸氣不自覺的從他身上散出,屋內案前已經彙聚了不少偏將。

幾個文士模樣的人,也在盡相商討,此時,一聲大喝,:“報,王爺,禁軍已經全權接管皇宮護衛。

並且朱雀街,青銅街,三司十三所衙門也已被禁軍全部掌控防務,南門,北門,東門,也已被禁軍控製。

禁軍大統領蒙軻上將親自布防駐守皇宮,禁軍副元帥章懿上將駐守三司十三所的糧草司庫房,禁軍副元帥蒙恬上將駐守器械司,並且禁軍十三先鋒已全部整裝完畢,正在逐一接管城防營事務,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接管全部城防”

“再探,注意,叫神威營立即監視皇宮,稍有異動,立刻來報”。

白夜行此時內心焦慮,因為這一刻,鹹陽城內正在進行一場關於皇權的爭鬥。

大秦祖龍皇帝一生征戰四方,終於在其五十五歲的時候一統天下,開創大秦盛世,然而一天前,祖龍皇帝因舊傷複發,突然駕崩。

祖龍皇帝臨終之前,留下遺詔,命大公子扶蘇繼位,可是二公子胡亥不服,遂聽其母族蒙氏皇後的意見,趁公子扶蘇根基不穩,先下手為強,強行發動政變奪取皇位。

由於禁軍一直掌控在蒙皇後的母族手裏,大統領蒙軻上將和副統領蒙恬都是是蒙皇後胞弟,所以,當他們二人一聽說二公子胡亥打算爭奪皇位,就立馬答應蒙皇後要求,以禁軍助力二公子胡亥奪位。

並且有帝國右相趙高為二公子胡亥布局,僅一天時間,二公子胡亥就完全占據上風,以雷霆手段弄得大公子扶蘇毫無還手之力。

大公子扶蘇,其母族勢微,其母李皇妃在祖龍皇帝在位時,本是一歌姬,由於樣貌出眾,在一次宮廷宴會上被祖龍皇帝看中,封為妃子,後得祖龍皇帝臨幸,誕下龍子,也就是大公子扶蘇,而後母憑子貴,逐漸開始有了一些權勢。

然而李皇妃這種半路出家的妃子,任憑怎樣經營,路子也不可能有蒙皇後這種名門望族出生的人廣。

所以,這次皇位之爭,李皇妃完全不能給予公子扶蘇任何幫助,說的不好聽點,李皇妃往後日子怎樣,還得看公子扶蘇能不能順利接管大位。

此時禦書房內,公子扶蘇坐於主位,支手扶頭,靠在桌上,四周除開幾個太監以外,連個衛士都沒有,不得不說公子扶蘇這些年是真的毫無實權。

這些年公子扶蘇勤勞好學,一心學文,全然不顧修行之事,因為他覺得,天子在其德行,而不是武力,恰恰因為這樣,公子扶蘇反而深得祖龍皇帝厚愛。

祖龍皇帝在位時,威勢無雙,有他庇護下的公子扶蘇,自然無人敢去招惹,甚至巴結公子扶蘇的人不少。

可是公子扶蘇一對這些趨炎附勢的人壓根毫不在意,因為他覺得這些人就是一群庸才,久而久之,在朝堂之上,公子扶蘇逐漸弱勢,除了一幹文臣以外,沒有任何武將支持,比起其他皇子而言,直接是被碾壓,壓根沒有一點自己的武力。

這次政變,其實此刻鹹陽城內雖然有不少文臣支持公子扶蘇,然而在絕對的武力麵前,這群書生真的沒有任何作為,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柱國將軍府,一個斥候跑了進來,“報,王爺,二公子胡亥已經進入皇宮,隨行的是虎威上將軍王離,威化上將軍李信,飛龍上將軍狄英,飛龍上將軍麾下飛龍營五百飛龍騎兵也一同而往。”

“左穆,白君華,龍且,夜華,莫離,你等五人隨我進宮,其餘人等就地解散,然後立馬分散出城。

白夜行說完,站在堂下的眾人中,走出五個將領,一行人就欲離去。

這時,一聲歎息響起,王爺終歸是要走出這一步嗎?一個中年文士的美男子穿著紫衣從天空落下,站在白夜行身前,負手而立,這人頭頂紫冠,長發飄揚,梳理的整整齊齊,雙目亮如星海,眼神深邃悠長,腰間掛著一炳長劍,流光四溢,一股仙氣自內而外散發出來,仿若不食人間煙火。

白夜行看著眼前人,抬手一禮,說道:先生知我心意,先帝有大恩於我,臨走之際,告訴我要我扶持大皇子扶蘇繼位,守好這大秦天下,如今二皇子胡亥發動政變意圖謀朝篡位,大皇子扶蘇已經危在旦夕,就算實力懸殊,我又怎可充耳不聞。

“帝國十大柱國上將,已出其六,還有三個此刻遠在邊關,飛龍營2萬鐵甲已經駐紮在南門下,威化上將麾下黑龍營騎兵大隊兩萬黑龍重裝騎兵駐紮北門外,一刻鍾前,虎威上將麾下3萬藤甲也已到達東門,城內三萬禁軍布防。